临沂新农村

临沂新农村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 人生规划 >>正文
闫益泉:30年铺出共富路
2014-4-6 农民日报

 30年铺出共富路

  ——记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西杨家营村党委书记闫益泉

  他1983年被推上村支书岗位,一干就是30年,把昔日年人均收入只有236.94元的穷乱村,发展成今日人均26180元的唐山市共富第一村;他排除各种阻力与困难,带领村民坚持集体共富道路不动摇,成功探索出“一村三制”的村企合一新体制;他以企业家思路经营村庄,先后建起无烟无尘的现代化工厂区、楼房居住区、学校、医院和商贸一条街,实现了幼有所教、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全民就业;他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持续20年将3000亩荒山打造成人见人爱的生态旅游观光园,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他积劳成疾曾3次住院手术,术后醒来问的第一件事,是村里企业生产情况,出院回村第一站,是上山查看绿化进度;他高度重视思想文化教育,实施文化强村战略,自办报纸、广播、论坛、小剧团,带头写诗著书传播正能量,还建起省内最大农民剧院,让群众精神有信仰、工作有劲头、生活有滋味。

  这个人,就是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西杨家营村党委书记、燕东集团董事长闫益泉。

  艰难时期接过担子

  人在世上的活法五花八门,而闫益泉则以一句“不求做大官、力求干成事”作为自己的人生宣言,一步一脚印前行不止……

  声若洪钟侃侃而谈,走起路来年轻人需小跑才能跟上,加之思维敏捷,办事果敢,让人很难相信眼前这位腰板挺直的村书记、董事长,竟然年届古稀。在他身上看不到丝毫衰老之气,感受到的是全然浓烈的少壮之心。

  自唐代就有的西杨家营,进入1983年,村民仍在贫困中度日,平均一年半换一次书记的频率,几乎把敢干、想干的能人都轮了个遍,以致后来选谁谁不干。

  为重组这个大而穷的农村班子,可把当时乡领导愁坏了。曾担任过该乡乡长的袁国柱是直接经办者,忆及30年前往事,73岁的他仍按耐不住内心激动:“当时这个村一直很乱,随着生产队解体就更不好管理了,闹得村干部集体撂挑子。我被派去组建班子,经党员群众提名的5个候选人中,有4人不让我进家门。抱着一线希望,最后找到提名最多的闫益泉,没想到幽默的他说:‘早等着急了,就等你来找我呢!’但他提出两个条件,一是党内选举时差一票也不干,只有全票才好管理;二是当选后,所有班子由他来组。我当场答应,知道他是横下一条心干事的。可选举那天,他刚到就被后脚追来的老娘硬给拽了回去。不知他回家是怎么蒙过老娘的,一会儿又跑了回来。结果,还真是以全票当选。”

  闫益泉40岁时,在那种没人愿干、家人反对的最艰难时期,走上第23任村支书岗位。他说:“我当过会计、生产小队长,不情愿家乡永远贫穷下去,那时当选,明知困难重重,但总有一种天降重任的责任感,男子汉大丈夫咋能推辞。”兄弟四人排行老三的他,上学时就萌生了改变家乡旧貌的抱负,现在,他终于迎来了施展拳脚的机会。

     

发展集体共同富裕

  闫益泉上任伊始便提出齐心合力抓经济,尽快解决温饱,早日实现共富。为此,他大胆作出两个决定:一是村庄发展思路要以集体经济为主;二是发展村庄经济要靠工业富村。此后闫益泉带领村民开始了铺设集体共富的发展道路。

  怎么才能找到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捷径”?熟悉村里每一块土地的他,看到分田到户后,本来就贫瘠的坡地、沙地,所能承载土里刨食人的容量实在太小,大量劳力成为无业游民。面对村前干涸的陡河,这条昔日母亲河的风采润丽何时才能重现?脚踩村后荒芜的北山,这座世代家乡山的沉睡能否被扮绿唤醒?他仰头问苍天,低首问大地,集体共富道路的第一步该从哪里迈起?经反复调查论证,他决定立足本地资源,从发展水泥工业起步。

  “想到即做,是闫益泉一贯工作作风,通过东拼西凑筹措资金,先建起一个小型水泥粉磨站,这是西杨家营向农村工业化迈出的第一步。紧跟着建起县里排行第三的水泥厂(即现在的华诚水泥公司)、编织袋厂、保温材料厂,成立经营部、汽车运输队,1990年实现了工业收入超农业。”村党委委员、两办主任谷振伟介绍说。

  初露端倪的集体共富发展道路,让西杨人看到了希望增添了信心,之前反对、怀疑、观望的人也积极加入进来,盼望能早日走进集体企业上班。村民的认可与期盼,既是压力更是动力。闫益泉带领大家,继续加快发展村办企业,至2000年10月,下辖燕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燕东建筑总公司、灰剑水泥公司、华城水泥公司、燕东天宇轩宾馆、燕东医院等十几家企业的唐山燕东集团宣告成立。其中前三个企业成为支撑西杨工业富村的功勋企业,被誉为“三驾马车”。从这年起,村民开始随迅速庞大的燕东职工队伍,将过去喊习惯的闫书记改称董事长。别小看这一细微称谓变化,它体现了西杨人对老书记工业富村理念的认可,对老书记以企业家眼光成功经营村庄的敬重。

  就业是最大民生,如今拥有3000多员工的燕东集团,不仅实现了西杨人全民就业拿集体“俸禄”,还为外来大学生等人才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集体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壮大,村民得以在家门口全部就业,闫益泉说,关键是根据本村实际推行的“一村三制”作保障,即企业集体制、土地承包制、支持多种经营个体制。今年初,又高瞻远瞩,成功完成了“三驾马车”与大型国企冀东发展集团的强强战略整合。

  2012年,西杨人均收入26820元中,近90%来自集体经济,其中由集体企业支付本村员工工资就达7842万元,集体向村民发放各种福利185.5万元。当年光棍多、打架多、上访多、失业多、换干部多的穷乱村,在闫益泉带领下变成企业多、楼房多、福利多、绿树多、文化设施多的追求文化的共富村。鉴于他的特殊贡献,1988年丰润县委(2002年撤县改区)根据国家政策,闫益泉开始享受乡党委副书记(正科级)待遇,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官帽”。

  历尽坎坷从不言败

  自古雄才多磨难。闫益泉历经坎坷,屡遭诬告、治理村庄四乱、计划生育、重大喷窑事故、假记者敲诈、产业升级砍机窑建旋窑、金融危机震荡、医闹事件……这一切,足以说明在贫困农村成就事业更加格外不易。

  接任不久,他起早贪黑四处托关系跑银行筹措建水泥厂资金,好不容易开工了,个别闹事人又出来了,告他有经济问题。县纪检科长亲自督阵,闫益泉被停职调查。欲哭无泪的他,望着荒凉凋敝的村庄、渴望富裕的乡亲,想着那些千头万绪等待他的工作,无奈地仰天长叹,一种报家无门的惆怅把他甩入凄楚之境。多亏了解他的乡领导袁国柱,几次三番找县里相关部门理论,持续一年的调查,最终以没有问题可以恢复工作而草草结束。当袁乡长急急火火把这一结果告诉闫益泉时,眼前的景象令袁乡长至今提起都心酸落泪。一直盯在建厂工地穿得破衣拉撒的闫益泉竟然头发都白了,他听完宣布只恳切地说了句:“我最着急的是赶紧把水泥厂建起来投产!别的都是扯淡!”

    

接受采访的袁国柱老人感慨道:“为建村里第一个水泥厂,打开集体致富路,老闫是40多岁急白了头,这样的好带头人,现在忒少哇,让他当书记是选对了。就连当初告他的人后来见到我也说:‘没想到闫书记心胸这么宽,不但不记恨,还给安排了工作,是救命恩人。’”

  而发生在2008年的“假记者事件”,至今都让全村人刻骨难忘,每一提及仍会怒火中烧,愤然不平,可见该事件给西杨家营造成的创伤有多么深重。事件的大致经过是,一个自称北京某报记者(实为无记者证人员)的男子,以舆论监督为名(实则借机勒索捞黑钱),先将一篇完全捏造事实的批评西杨家营的稿子刊发,而后又以读者来信的“内参”形式,诬告村书记闫益泉非法强征百姓土地。一时间各级领导批示的调查纷至沓来,好不容易走上富裕稳定的西杨家营,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不少好心人向老书记建议,为尽早摆脱迅速膨胀的负面影响,不如就按“记者”传来的开价给钱了事。

  但刚正不阿的闫益泉不肯屈从,坚决与邪恶势力斗争到底。河北省国土资源厅通过调查后,最终作出没有发现闫益泉非法强征农田的调查结论。恢复光辉、洗净污垢的西杨人,反倒把假记者妄图通过里外勾结捞黑钱、搞垮集体经济、达到个别人想让西杨私有化的丑恶嘴脸,彻底揭露出来,坎坷在他将这些变成了动力。

  事后闫益泉曾作诗存证:“立志为民身自清,风雨击打吹又生。千古最恨害人精,邪恶哪能占上风?”作为村里少壮派的村民小组长马国庆,在刚刚完成的一篇长诗里也写道:“西杨发展三十年,披荆斩棘克艰难。壮大集体不动摇,谋求发展永向前。”

  缺时慷慨余时退出

  70岁的村妇联主任陈淑敏,既是西杨发展史的见证者,更是建设新西杨的元老级功臣,她与村医院梁秀艳院长的讲述,颇为感人。

  那是2002年春节前夕,书记因长期劳累胃病复发,在村医院输液3天不见效后,被强拉到市中医院,化验结果让在场的梁秀艳等人惊呆了,胃膜上发现癌细胞。可董事长听了后却很坦然地说:“人的命天注定,最放心不下的是事业还没干成功。”家人把他送到北京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村民职工都祈盼老书记能挺过这关,早日平安回来,因为西杨家营离不开他,燕东集团离不开他。

  术后第三天,时任华益公司经理李文芝去北京看望他,切除2/3胃的他躺在病床上发出的第一句话是:“企业运转咋样?”声音虽然很微弱,但让李文芝泪眼模糊……经再三追问,李经理才把因缺乏流动资金企业无法正常运转的实情露出,他叫家人把自己住院带来的银行存折拿出说:“把我的先拿去用,一定让企业运转起来,不能停啊。”李文芝感动地说:“西杨有这样的带头人,是全村百姓的福气!”

  2003年3月14日,思乡心切的闫益泉迫不及待地提前出院,他不顾一路颠簸给伤口带来的剧痛,吩咐司机直接开到后山,他要亲自查看正在建设的旅游设施和绿化进度。经理等人见董事长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拄着棍走上山,忙跑下去搀扶,他不顾大家劝阻,查看得是那样认真仔细,如同慈父端详久别之后的孩子。

  此前还做过扁桃体切除和心脏搭桥手术的闫益泉,在众人祈盼中顺利闯过了第三次手术。负责大剧院管理的张久利,曾是附近李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因佩服“同殿称臣”8年之久的闫益泉发展集体一心为民的精神与气魄,10年前辞职来到西杨。他告诉记者,像他这样在本村当过书记又来西杨发展的已有7人。曾任唐山市副市长、市人大副主任的董宝泉说,闫益泉思想开放、公道正派、务实勤奋,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村里带头人,又是一名优秀的企业家。

  熟悉的人都知道,董事长的铁面无私近乎无情,在关乎集体共富上谁要是玩猫腻,不论亲疏一律严查严办。他的节俭也近乎吝啬,谁要是花了集体不该花的钱,让他知道那可就倒霉了;反之在用于村民公益事业上的投入和对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他的决定往往慷慨得令人咋舌。他说:“我的理念就是集体的发展即是我的事业,缺时我慷慨,余时我退出。”

  村民幸福才算满意

  闫益泉多次强调,西杨党委的一切工作,都是为村民职工最大利益和幸福为目的,必须提高发展成果转化的共享水平,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这朴实的话语,透射出一个实干家的内心世界和做人魅力。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在集体经济刚刚积聚一点力量的1994年,他就毅然决定拿出100万元建起二层教学楼,改善农村娃子受教育条件。如今,从这里走出的一批又一批西杨娃子考入高等学校,有的成为博士生。他们毕业后,不忘母校村学的起步培育,大多选择回乡报效。

  老人是人生的归宿,在西杨集体共富道路上,当年一路拼打过来的长辈或同辈乡亲逐步进入了老年。令他们欣慰的是,养老金加各种福利,随着集体经济壮大而水涨船高,光流转给集体的土地租金,就从每年800元提升到了1600元;凡想活动身体的,即使80多岁了,村集体照样给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另得一份不菲的月薪。被闫益泉称为西杨幸福工程的燕东养老春居公寓,已进入装修阶段。在现场,他指着这栋带庭院花园的6层建筑,自豪地告诉记者,世代追求的老有所养,西杨家营实现了。

    

看病难看病贵,是中国农民面对的最大现实,靠雄厚集体财力建起的村医院燕东医院,硬件装备加上从大医院聘请的退休专家,构成了仅次于区级医院的新农合医保定点医院,村民住院只需交100元,剩下的全部由集体承担。村园林主任霍淑华说:“做西杨人真好!”

  全民就业的西杨人,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以“发展、改革、共富”理念,“勤奋、好学、认真、负责”八字精神,和“人有忠诚便是德”为核心的燕东文化,早已成为引领西杨人的精神追求。在今年4月的全体村民大会上,闫益泉提出建设美丽家园新目标,由集体投资3.5亿元,3年内完成余下的旧村平改迁建,继工业化、生态化之后,实现农村城镇化。

  闫益泉这样总结自己:“朝思暮想求发展,风吹浪打不动摇,有人告不退心,有人闹不灰心,有人威胁逞雄心,一心为民显忠心,安排就业是本心,发展共富有决心,虽不尽人意,但不负我心。”

  老领导董宝泉评价称:30年的奋斗与探索,不仅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西杨家营村,更喊出了中国农民的志气与骄傲,成为在冀东大地依靠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走向富裕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实践。

  一个人改变了一个村庄,一个名字引发出一连串感人事迹,记者依闫益泉名字和事迹请书法家撰联一副:益人无求家村富,泉倾尽浇一方民。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临沂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26532号-1
热线电话:13355078108;刘恒华13853966299 (手机)
Email:linhua5188@163.com   QQ:1145252165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商城路一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专栏资料, 均为“临沂新农村网”(www.xinnong58 .com)版权所有。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