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习近平在农村调研时参加劳动
43年前,16岁的他曾作为知青到陕北农村插队,一干就是7年。他的第一个“官衔”,是构成中共组织体系“细胞”的大队(行政村)党支部书记。
2012年11月15日,59岁的他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首位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中共最高领导人。
回首习近平的过往43年,从受父辈牵连受批斗、挨饿、流浪甚至被关押,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最高领导人,他的从政经历遍及村、县、市(地)、省(直辖市)和中央党政军等多个主要岗位。
知青岁月
1969年~1975年
习近平16岁~22岁
习近平曾说,在他的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
能挑一二百斤麦子
走10里山路长时间不换肩
1962年起,年幼的习近平由于受作为中共元老的父亲习仲勋冤案的牵连,遭到歧视。在“文革”中,他受过批斗,挨过饥饿,流浪过,甚至被关押过。
1969年初,不满16岁的习近平主动申请到陕北农村插队,来到了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由于窑洞里跳蚤特别多,他被咬得浑身都是水泡,只得在炕席下洒农药粉来灭蚤。那些年,习近平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在乡亲们眼中,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长时间不换肩的习近平,是个“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干活不惜力”、“有知识、点子多”的他,逐渐赢得乡亲们的信任,不但入团入党,还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
7年知青生涯结束时
全村人排长队为他送行
尽管学业中断,但习近平对知识的渴望始终如一,读书自学不辍。下乡来梁家河时,他随身带了沉甸甸的一箱书。白天干活,劳动休息时在看书,放羊时也在黄土高坡上看书……到了晚上就在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
1975年,习近平被推荐到清华大学读书。离开的那天,全村人排起长队为他送行,很多人不舍地哭了,不少村民送他走了一程又一程。老乡们还送给他一个镶着“贫下中农的好书记”的镜框,表达对他的由衷赞誉。
离开陕北后,习近平始终牵挂那里的乡亲们。他先后帮村里通了电、修了桥、翻建了小学。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他专程回到梁家河挨家挨户看望,为贫穷老人带去了慰问金,给孩子们带去新书包、文具和闹钟。他任福建省领导时,还把身患重病的农民朋友接到福建治病,自己掏钱支付全部费用。
地方历练
在河北正定
1982年~1985年
习近平29岁~32岁
总是骑车往乡下跑 很快和大家打成一片
1979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习近平到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
1982年,他主动放弃北京优越条件,来到河北正定县任职。这个县1981年人均收入不到150元。低调务实的他,住在办公室,吃在大食堂,和大家一起排队打饭,一起蹲在树下吃饭聊天,并总是骑着自行车往乡下跑,深入到老百姓当中拉家常、问寒暖,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一片。
在河北正定时,得知《红楼梦》电视剧组在寻找外景基地,习近平看到潜在的商机,主动上门洽谈,力排众议,说服有关部门和县里投入大笔资金在正定建设拍摄基地“荣国府”,并修建荣国府旅游景区。荣国府在建成当年的旅游及门票收入就达1000多万元,不仅收回投资还有盈利。
寒冬深夜寻访专家 走街串巷扯着嗓子喊名字
1983年初,寒冬腊月,习近平和时任正定县长的程宝怀专程到石家庄市寻访一位研发医用化学品的科研工作者。因不知道对方具体住址,他们就挨家挨户询问,到了晚上十点多还没找着,习近平就扯起嗓门沿着大街小巷高喊对方的名字,才找到人。他们一直谈到凌晨,对方当场答应,很快携带科研项目落户正定,一年就为正定带来30多万元的利润。
在福建厦门、宁德
1985年~1990年
习近平32岁~37岁
“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不要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
“得罪几千名干部,还是得罪几百万群众?”
在中国经济特区之一的厦门工作时,习近平领导制定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成为厦门此后发展规划、实施计划及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1988年,习近平到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为跑遍这里的乡村,他经常一连数日坐着吉普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常常颠得连腰都直不起来,有时腰疼得一时下不了车。
在宁德清查干部违规私建住宅时,针对干部存在的一些为难情绪,他严厉批评,拍案而起:我们是得罪几千名干部,还是得罪几百万群众?!
在福建福州
1990年~1996年
习近平37岁~43岁
“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
长期资助贫困孩子读书
到福州后,习近平建立了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制度,走遍福州五区八县。他曾经带领福州市区领导,两天接待逾700位来访群众,当场拍板、限期解决近200件问题。
在福州时,习近平长期资助家庭困难的孩子读书,直到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他还推动编辑出版《福州办事指南》和《福州市民办事指南》,方便了外商投资经商和市民生活出行,提高了办事效能。
在福建
1996年~2002年
习近平43岁~49岁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担任福建省省长时,习近平在2001年率先开展了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专项工作,得到老百姓广泛称赞。习近平在1999年率先提出要建设“数字福建”,到2010年,福建是全国唯一一个实现全省医院就诊“一卡通”的省份。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习近平提出要把生态优势变经济优势,让生态自然造福子孙。他于2002年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随后福建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建设试点省。如今福建成为全国唯一的水、空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
在浙江
2002年~2007年
习近平49岁~54岁
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两只鸟”论浙江经济
要求“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2002年到浙江工作后,习近平提出经济结构调整的“两只鸟”论,要求浙江在“腾笼换鸟”中实现“凤凰涅槃”。“腾笼换鸟”,就是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全国的区域合作和交流,腾出发展空间,培育和引进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凤凰涅槃”,就是拿出“壮士断腕”勇气,摆脱对粗放型增长的依赖,实现产业和企业浴火重生、脱胎换骨。
在上海
2007年
习近平54岁
“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
上海绝不可能独善其身
也绝不可以独惠其身
2007年,习近平主政上海。他提出,上海绝不可能独善其身,也绝不可以独惠其身,必须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上海要当仁不让地做好长三角的“龙头”。
在正定,习近平跑遍了所有村;在宁德,他到任3个月走遍了9个县,后来又跑遍了绝大部分乡镇;到任浙江后,用一年多时间跑遍了全省90个县市区;在上海仅7个月,他就跑遍了全市19个区县;到中央工作后,他的足迹已遍及31个省(区、市)。
(本版文图均据12月24日《深圳特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