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代中国的经济
在古代中国,农业被统治者看做立国之"本"。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比较完备的农业管理,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突出的特征之一。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中国人在农业方面的创造,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千百年来,中国农业生产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基本形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形式。历史上关系农业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主要是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各个朝代的土地制度大都以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同时力求限制大地主对土地的兼并。以保证政府对农业经济的直接控制。
中国古代对手工业的管理有严格的制度,一些关键部门和行业以官营为主。
商业使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增强活力。然而由于传统的偏见,商人的社会地位相当低,商业被看做“末业”,长期受到鄙视和压抑。
由于统治集团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工商业的发展长期受到限制。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严重影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生长。
-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使农民遭受沉重的压迫。土地过度集中导致耕者无其田,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往往激起民众暴动。
- 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曾经在多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
-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中国古代“市”的形势逐渐成熟、完善。古代都会因商业繁盛而兴起。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的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推行,使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下,延缓了中国的发展步伐。
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中国是较早进入文明社会的文明古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也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中国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学院关系的明显影响。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随着秦汉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此后,官僚体制和行政机制的设置与管理制度的调整都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晚清时期,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王朝政治终于走向末日。但是,传统的历史观性依然影响着近代政治生活。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长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学习有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知识,有益于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也有益于深刻理解今天中国的国情。
- 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适应了统治的需要,维护了政治的稳定。
- 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行郡县制。秦朝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对中国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秦的“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 西汉到元朝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与君权逐步强化。与之相适应,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经历“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阶段。元朝开创的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 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新变化。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三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有许多君主,通过一系列的文治武功,成为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历史人物。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他们在位期间,或创立新制,开拓疆土;或知人善任、对外开放;或改革弊政、维护统一。这些举措顺应了人民的愿望、时代的要求,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然,作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他们还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实行专制集权,强化对人民的控制。
- 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这是秦始皇重大的历史贡献。他的暴政又导致秦很快灭亡。
- 唐太宗统治前期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贞观之治为开元盛世打下基础,唐太宗的为君之道为后世君主提供借鉴。
- 康熙帝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的子孙雍正、乾隆继承他的基业,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长达150年的“康乾盛世”。
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为充实人们思想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古代中国许多思想流派开始形成。儒家和道家是这个时代的两座文化高峰。
儒家思想经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创造和总结,较早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从汉代开始,儒学被确立为思想的正宗,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道家学说和道教文化在民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在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在中国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的组成部分。儒学对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有所吸收,形成宋明理学。当程朱理学被官方利用,逐渐丧失自身活力以后,明清时期一些有批判精神的学者再一次开创了思想活跃的局面。
-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大学者。作为大思想家,他开创了儒家学派,提出“仁”、“礼”及“中庸”的思想,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作为大思想家,孔子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作为大学者,孔子整理和编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和荀子对于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贡献。儒家提倡“仁”、“礼”、“德治”、“仁政”;老庄之学崇尚自然,主张“无为”;法家主张奖励耕战,推行严刑峻法;墨家提倡实践精神,在逻辑学方面作出较大贡献。它们都影响了中国文化进步的历程。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 汉代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兴起。董仲舒大力改造儒学,主张罢黜百家、提升儒学的地位,得到汉武帝的赞同。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地位的上升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深远。
- 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陆王心学推进了理学新的发展。宋明时期力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使儒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 明清之际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五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学家李约瑟称赞道,中国“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中国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石碑马克思称之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被弗朗西斯*培根称之为“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食物和状态”的伟大贡献。然而,无论是相对于欧洲还是相对于以往,16世纪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滞后,许多学者认为,没落的专制制度直接导致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
中国古代文化丰富多彩,成就辉煌。浏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可以看到不胜枚举、异彩纷呈的珍品。从《诗经》、诸子散文、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以及建筑艺术、工艺美术等,都不乏风格独特的精品。
-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
- 中国古代文化构成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中国古代艺术形式各有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不同时期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不同时期具有突出成就的中国古典文学形式,都有许多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
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它与近现代西方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有着历史的传承关系。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时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是否健康的关键所在。民主与法制是良好的社会制度规范与政治环境的保障,它为公民生活提供自由与安全的空间;为公众利益制定公平的原则,是社会公正的基石。了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律的建设过程,认识其对现代社会政治的影响,对于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古希腊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便利的经济文化交往条件,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基本条件。
- 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体现了罗马法的不断完善过程。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稳定,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在西方思想史上,一共出现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于希腊的智者运动,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第二次是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使人的思想开始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三次是17世纪和18世纪的启蒙运动,高扬“理性”与“天赋人权”两面旗帜,用“自由平等”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樊篱中解放出来,“启蒙”之火引领着“人”与“社会”的双重觉醒。
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西方的人文精神经历了由产生、复兴到发展成熟的历程。人文精神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它的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
- 人文主义起源于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苏格拉底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马丁*路德等人进行的宗教改革是对西欧基督教神权统治的批判和否定。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人文注意的主要诉求。
- 启蒙运动是对专制社会的猛烈批判,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是启蒙思想家的诉求。限制“公权力”、主张“主权在民”和要求人人自由平等是欧洲政治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主要思想武器。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启蒙思想家卢梭和康德的主要观点是“人生而自由”和“思想自由”。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在“人是万物的尺度”和“理性”等传统人文精神之外,又为人文精神增加了人的情感、个性、尊重自然和宽容心态等新内容。启蒙运动尊崇理性、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八 西方科学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古代人们把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都做过研究,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15世纪下半叶,西欧封建社会内部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始了人类社会的一个新时代,近代科学技术即诞生于这一时期。近代以来的科学把自然界划分为不同的领域,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逐步形成了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各门学科。近代以来的科学依靠科学实验来检验和发展科学理论,而不像古代学者那样只是依靠直观感受和哲学思辨对自然界提出种种猜测。科学实验是这一时期自然科学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古代科学的发展主要要依赖学者的潜心研究,而技术的进步则主要以来工匠及其他直接参与生产劳动的人员对各种实用技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和技术两相分离。近代以来,科学和技术开始相互联系,并逐步走向密切结合,技术在科学的指导和推动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求学生涯中,他提出“我爱我师,但更爱真理”,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研究生涯中,他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都做过研究,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教师生涯中,他向人们讲述了他的“中庸之道”。
- 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严肃的科学态度与勤奋的探索精神相结合,使牛顿在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研究方面都作出了划时代的发明和发现。他的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同时推动了启蒙运动。
九 文明的初步链接
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社会古代的几大文明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
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人类地域性分散发展的历史开始改变。
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以血腥的方式,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融。
-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文明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加强了各个民族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标志着世界市场和整体世界开始起步。
- 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是资本主义贪婪性的早期表现之一,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在此后的二三白年时间里,商业活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