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农村

临沂新农村

   农业博物馆 >>农业博物馆 >> 农业文明起源 >>正文
东北地区早期农业农业文明
2014-5-16
 
1、 东北地区是中华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吗?
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元还是多元?具体到中华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在我国学术界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黄土高原?西南盆地?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的新发现,就连过去被看作边远落后的地区也发现了新的原始农业文化遗迹。1993年,戚玉箴、干振玮在《北方文物》1993年1期发表了《中华第一村揽胜》,认为辽宁省阜新查海遗址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最早的农业村落遗址,是国内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之一,因而也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农业发源地。该遗址是1990年5月发现的,遗址的年代,经树轮校正,断定为距今7600年。出土大量石制农具,有锄形器、铲形器、磨棒、磨盘、石斧等,表明当时该遗址的居民已经开始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

2、 东北地区在东北亚农业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所谓的东北亚地区,是指包括现在中国北部、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广大地域。该地域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产生了先进的农业文明,成为东亚的文明中心。而东北亚周边地区各民族以各种方式汲取中原文化,逐渐纳入中华文明体系。尤其该地域的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更是积极吸收中原文化,大量引进中原的农业典籍,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属于中华农业文明体系的东北亚农业文化。东北亚地区在输人中国农书,吸收和利用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属于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以精耕细作为突出特征的农业技术。尤其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在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吸取和发扬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古代的东北亚地区基本上是中华文明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古代东亚华夷体系的重要环节。在东北亚的华夷体系中,由于东北地区处于东北亚的腹心之地,而且该地域的民族政权十分强悍,流动性大,与中原关系密切,甚至常常入主中原,因而对一衣带水、唇齿相依的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影响很大,往往成为中原文化向东北亚传播的中介。以下,仅以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为例,介绍中原农业文明在东北亚传播的情况。
  中原地区的中央政权对东北亚地区具有很强的政治影响,突出表现在对东北亚地区的管辖或与该地区的民族政权在不同程度上结成的宗藩朝贡关系,形成了主导古代东北亚局势的宗藩朝贡体制。西汉武帝于公元前198年征服卫氏朝鲜,在其辖地设四郡,玄菟郡在今朝鲜东北咸镜道境内,乐浪郡大体在清川江流域,临屯郡大约在今朝鲜半岛东部,真番郡在今汉江之南。汉四郡的设立,对于中原文化的传播,促进朝鲜半岛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史载,汉四郡设立后,四郡的官吏多“取吏于辽东”或中原地区,这对中原地区先进文明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在唐代之前的数百年里,地跨今东北辽宁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与中原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往始终未断。从东汉时起,高句丽人就向中原政权奉献貂、名马,汉统治者则倍其赏赐,这里既体现了政治关系,也是一种以物易物的经济交换方式。南北朝时期,高句丽把所产黄金、美玉作为主要贡品奉献给中原,仅对北魏政权的贡奉就达到每年黄金200斤和白银400斤。北魏也以衣冠、服物,车旗之饰,赠赐给高句丽。高句丽在与中原政权进行经济交流活动中,全面吸收中原的先进文化。372年,小兽林王下令,“立大学,教子弟”,儒学在高句丽得到传播。南北朝时,儒学经典和史书大批传入高句丽。据《周书》记载,当时由中原传入的书籍有五经:《易》、《书》、《诗》、《礼》、《春秋》,史书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从高句丽遗址中发现大量汉字文献资料,例如好太王碑。这说明高句丽已使用汉字,这是吸收中原文化的最大成就。372年,高句丽接受来自中原的佛教。小兽林王于375年建省门寺,由来自中原的僧人顺道宣扬佛法。到高句丽晚期,随着道教在中原的盛行,也影响着高句丽宗教的变化与发展。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道教在高句丽逐渐落地生根,与佛教等宗教并存。
    各种形式的移民活动是中原文化向东北亚地区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两汉时代,中原汉族在西汉初、东汉初和东汉末年三次大批北上,进入东北地区,远达朝鲜半岛。例如,在楚汉相争的大动乱中,北方燕齐赵诸国人民苦不堪言,纷纷逃往朝鲜半岛,总数达数万口之多。箕氏朝鲜王侯准把这些北方流民安置在测水(今朝鲜清川江)以东,箕氏朝鲜的西境。后来,燕人卫满纠集燕太子丹散乱于今辽宁地区的旧部渡过测水,在箕氏朝鲜西部秦长城的一些军事城堡中集结起来,箕氏朝鲜王侯准令其守卫西方边境。卫满不断招集流亡汉人,力量大增,并驱逐侯准,占有其地自称韩王,都于王险城(今朝鲜平壤),史称卫氏朝鲜。卫氏朝鲜是中原汉人政权,极力推行汉化政策,加之汉人带来的先进文化和习俗,给当地土著文化和习俗以极大冲击。
    居民的流动是双向的,在中原汉族人北上的同时,东北亚地区的其他民族也不断向汉族居住区靠近,积极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例如,汉代高句丽族自浑江、鸭绿江流域向辽河中下游移动,总的趋势是南下,是不断地向汉族聚居区靠拢。迁徙流动所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它促进了中原先进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加速了各族间的接触与融合的过程。
    高句丽先后占领乐浪和辽东后,广泛接触了中原文化,引起高句丽统治者办民族教育的兴趣,教育逐渐兴旺发达起来。据《旧唐书》卷199《高句丽传》记载:“俗爱书籍,至于衡门斯养之家各于街衢造大屋,谓之扁堂。子弟在未婚之前,昼夜于此读书习射。其书有《五经》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春秋》、《玉篇》、《字统》、《字林》”等。高句丽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大批治国栋材,而且使汉学在高句丽广大地区传播开来。朝鲜半岛的教育在高句丽教育的影响下,经过新罗和高丽两个时代进一步发展,到李朝就臻于完善了。
    正是在东北亚地区这种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密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流关系以及频繁的人员往来的深厚历史基础上,中国古代农书的东传才得以全面展开。王氏高丽时期(918—1392年),朝鲜半岛的农民就已经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广泛利用中国古农书《农桑辑要》、《四时纂要》等提供的传统农业技术。高丽时期曾经刊印了一批中国古农书,如高丽宣宗8年(1091)李资义作为使臣去中国时,宋哲宗(1086--1100年)要求他在高丽复刊的诸多书籍的目录里就有中国前汉末编辑的《汜胜之书》。高丽毅宗13年(1159)又将北宋初的《孙氏蚕书》译成易懂的吏读本,以普及养蚕技术。高丽后期曾两次再版(1349年、1372年;后者是庆南陕川本)元朝的《农桑辑要》,表明朝鲜半岛对中原农业技术的引进更广泛更系统了。
  朝鲜半岛的农业是在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朝鲜的历代政权都十分重视对中原农书的引进和推广。李氏朝鲜时期,朝鲜开始利用中国古农书编辑本土的农书。太宗14年(1414)朝鲜一些学者摘取元朝《农桑辑要》中的关于主谷和麻的部分译成吏读,并且以此为底本于1517年出刊了《农书辑要》。太宗15年(1415)又从中国农书《农桑辑要》抄录养蚕的部分译成吏读的《养蚕经验撮要》。此外,还有15世纪初编辑的《撮要新书》,是从《汜胜之书》等诸多中国古农书中抄录编辑而成的。1444年出版的《农事直说》,是一部以汉文书写,内容以作物培养种植为主的朝鲜本土农学著作。大约1480年代前后写成的《四时纂要抄》,主要内容是从唐末的《四时纂要》中抄录的,实为朝鲜人士从中国农书广泛抄集之作,体例虽按季分月叙述,内容却多抄自中国典籍,但多不注出处,如所引有宋人沈括的《梦溪忘怀录》,陈晔增广的《分门琐碎录》及范成大的《范村梅谱》等书,有关蚕事则多录自《农桑辑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农学的深厚影响。
  此外,东北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如渤海、契丹、女真、蒙古、满洲等皆在中原文明的传播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3、 东北农业为什么没有形成小农经济结构?

  东北地区农业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没有形成我国传统农业典型的小农经济结构,突出表现为古代东北各民族政权大多不能实现自给自足,尤其在纺织品方面依赖与中原的贸易,东北民族政权向中原王朝进贡貂皮、马匹等牧猎产品,而从中原王朝获得丝绸等纺织品的赏赐,这种朝贡关系构成了典型的东北亚宗藩体系。我国中原地区乃至其他地区普遍存在的“男耕女织”小农经济,为什么在东北地区却没有形成呢?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深入认识东北古代农业乃至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根据我对东北农业史的点滴研究,拟就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以抛砖引玉。
1、 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发展水平都比较落后,农业一直没有完全脱离游牧渔猎经济,因而没有形成我国内地那样比较完整的农业经济体系,尤其家庭农业没有发育成熟,使农业不能达到自给自足的水平。
2、 东北地区的土地私有制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发育,长期盛行土地的部落所有制或国家所有制,这样,东北地区的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都受到严重的抑制,也使小农经济的发育缺乏必要的社会经济基础。
3、 由于受到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东北地区的养蚕业和棉花种植没有发展起来,家庭纺织业因缺乏必要的原料而无法进行。


4、 东北古代农业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紧迫课题,而环境问题是历史形成的,因此,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区域环境问题是非常必要的。黄河流域是我国旱作农业文明的发源地,是旱作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曾经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是,不幸的是,黄河流域的农业开发却付出了过于沉重的环境代价,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区域。与黄河流域比较,东北地区虽然农业开发较为缓慢,但同为旱作农业区的东北,在古代却没有出现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一直到上个世纪初,东北地区仍然保持巨大面积的原始森林,生态环境一直得到较好的保持,东北地区的旱作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并未产生破坏。我国农史学界把研究重点放在中原地区,而对边疆地区的农业历史经验却重视不够。因此,我们应该从生态环境的角度重新研究和评价我国的传统农业技术,尤其是应该重视对东北地区旱作农业开发中在良好生态环境保持方面的历史经验。期待有关专家和热心人士重视这个课题的思考和探讨,把你们的宝贵意见贡献出来。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临沂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26532号-1
热线电话:13355078108;刘恒华13853966299 (手机)
Email:linhua5188@163.com   QQ:1145252165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商城路一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专栏资料, 均为“临沂新农村网”(www.xinnong58 .com)版权所有。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