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49年11月18日,山东省莱州市人,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70年开始从事玉米研究,率先利用紧凑型玉米开创了我国玉米高产道路,后又育成了一大批高产、超高产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掖单”、“登海”系列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有25个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掖单13号”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对我国玉米生产做出重大贡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别人叫他“中国科学家首富”,可站在眼前的他却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了参加颁奖大会,他“昨天刚理了发,刮了脸,换了身干净衣服”。
李登海的玉米的确高产。从1970年开始研究玉米,8年后,他培育的品种亩产就达到750公斤,10年后,他的玉米亩产达到了1000公斤,又是一个18年,他培育成的“超级玉米”已达到亩产1200-1400公斤,目前正处于国家品种审定实验中。
李登海说,有时候他忍不住跟计划生育站的人开玩笑,说“都种上我的玉米,能养活不少人呢”。但更多时候他感觉到的是身上肩负的使命感,他说有一次,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接见他和袁隆平,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人多地少,比任何一个国家更需要提高单产。”这让李登海感觉到他手底下的玉米有了生命,也代表了一种希望。
单看外表,没人相信李登海是个身价用“十亿”来计算的富豪,而在内心深处,李登海说他对现在拥有的财富没什么感觉。
不管有没有感觉,李登海的生活的确没发生改变,他依旧呆在海南等地的实验基地里,风里来雨里去,天天摆弄玉米,6月3日好不容易回莱州家里呆上几天,也要忙着播种,两个多月没顾上理头发。
这些年,虽然有关李登海成就和财富的报道越来越多,但李登海却越来越少地出现在公众面前,很多时候他连手机都不开,处事低调,这里面既有他躲避出名后的种种烦恼,也有他的一些困惑。
“我们这代人和你们观点不一样,这么多年来,我都是在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可现在别人叫我科学家首富,是不是认为我成资本家了?”李登海诉说着他的感受:“我有钱了,身价通过上市提升了,但我从没有这种感觉,当初美国公司与我们合作的条件就是李登海控股,所以我的股票从来没有动过,我对钱也没什么追求。”
“以前,革命者节约是为革命节约每一个铜板,我是为了研究玉米节约每一分钱,今后,我的钱也还是主要用到这里,我就是想把我的事业干下去。”
李登海家是“玉米之家”,他的儿子也搞玉米研究,李登海管儿子叫“拱玉米地的”。今年年初,他的孙子出生了,看见孙子生着一双单眼皮,李登海非常高兴,他说孙子将来肯定是个搞科研的料,单眼皮能聚光,得好好培养。
李登海研究了大半辈子玉米,独独没有研究过自己,他说自己如果有啥特点的话,那就是还有点志气。1970年,他还在农村,听人家说美国玉米比中国产量大得多,就一头钻进玉米地里研究。转眼30多年过去了,他有28个春节是在海南实验基地里度过的,一开始没地方住,他就在玉米地里搭个草棚,就跟个打工的差不多。
没事时,李登海也经常回忆这些往事,他说他这辈子是“三无”: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玉米培育只有12万分之一的成功率,而他的玉米就是从这12万分之一中一点一点淘换出来的。
但李登海又不同于一般的专家。李登海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是在“文革”以前,初中毕业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现在在履历表上填写的“大专”学历,是函授得来的。那时他已是全国知名专家了。
李登海的科研成果是大批直接用到生产实践上的良种,而不是等身的巨著宏论。
专家同行说:像李登海这样连续26个春节(冬季)在海南搞加代育种的,别说全国,全世界也只有他一人能做到!
如今的登海种业南繁基地已是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科研基地。27个冬季,李登海象追逐太阳的候鸟,从山东到海南,培育出了一个又一个玉米新品种,一次次创造我国玉米高产的新纪录,在实践中实现了玉米育种理论的创新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突破。
李登海不仅收集了大量的种质资源,而且自己创新培育了大批骨干玉米自交系,被全国众多育种单位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紧凑型玉米的育种和高产培创方面,连续不断地创出新业绩、创造新纪录,用实践确立了自己在育种界的地位,被誉为中国“紧凑型玉米育种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