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点,董惠春来到了他的养殖场。
出来透风的螃蟹看到光亮立即躲了起来。这么晚了,董惠春要做什么呢?
董惠春:检查它吃的东西,跟它的鳌的这个劲。我知道它现在抓的这个劲很大,万一要是有病的蟹的话,劲就没有那么大。
晚上10点还要检查这些螃蟹,是因为在董惠春眼里它们都是宝贝。靠着这些螃蟹,他两年时间就成为一个产业的领头人,年销售额三千万。
然而,就是在两年以前,这里的螃蟹又黑又小,根本养不大,在当地还有个形象的名字——
上海市崇明县竖新镇油桥村村民龚飞:乌小蟹。那时候叫小蟹嘛,长不大,叫乌小蟹,长不大的。
上海市崇明岛堡镇桃源村村民王志强:就是水质乌,蟹长得小,所以说叫乌小蟹。
上海市崇明岛堡镇花园村村民王开嶷:蟹小啊,只有一两多一点,二两的逮到了就大得不得了。
而在市场上,螃蟹大小与价格有着最直接的关系,个头越大卖价越高。
记者刘青青:二两的螃蟹怎么卖的?
水产经销商黄莲秀:公的20元一斤。
记者刘青青:要是三两的呢?
水产经销商黄莲秀:三两的,公蟹母蟹?
记者刘青青:公蟹。
水产经销商黄莲秀:42元一斤。
记者刘青青:那要是四两的公蟹呢?
水产经销商黄莲秀:100元。
记者刘青青:五两的公蟹呢?
水产经销商黄莲秀:这价钱报不出来了,160、170都有,这个不能。
记者刘青青:要是五两以上的公蟹呢?
水产经销商黄莲秀:那价钱高了,这个没有价钱。
五两以上的螃蟹在哪都不算常见。
2009年,五十岁的董惠春欠债百万又二次创业,靠一个意外发现,他用三年时间打破了当地养不出大螃蟹的定律,让崇明的螃蟹脱胎换骨,长到了五两以上。那么,三年前,董惠春到底发现了什么?
这里是上海市崇明岛。每到入冬时节,长江里的中华绒螯蟹都会汇聚到这里繁衍后代。随后,蟹苗被岛上的渔民捕捞上岸,蟹农再将蟹苗养到纽扣大,叫做扣蟹。董惠春就出生在这里。1995年,岛上的扣蟹行业空前火爆。
董惠春:九五年的时候,那个时候这个蟹的价格要贵,一个小蟹要卖5元钱一只。能投1元钱,要赚10元钱。
当时,董惠春放弃了自己原本的建材生意,开始养殖扣蟹。那年他买了50万元的蟹苗,等着第二年赚大钱,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噩梦。
1996年,一场大水淹没了董惠春的家和养殖场。
董惠春:我们整个这个位置里面有大概十五家人家养蟹,好了,大家全部扯平,你蟹跑到我家,我家跑到你家,随后大家都到长江里去了。
一天时间,董惠春50万元的蟹苗就连同家具一起流入了长江。
董惠春:后来政府把我们补助,地租费也免了,电费也免了,还是补不到我们这个,原来这个投资的资金。过去就过去了呀。像我们崇明人说的,擦擦眼泪再干,擦擦眼泪再干。
董惠春并不死心,他从自家门前的五亩池塘开始,继续养殖扣蟹。2002年,通过努力,他终于从扣蟹养殖中尝到了甜头。
董惠春:那一年,苗价还可以,那年不是赚了五十万嘛,就买了这个车,这个车也跟了我十年。
然而,随着岛上养扣蟹的人越来越多,扣蟹养殖越来越不赚钱了。到2005年,扣蟹已经从高峰时的五元一只下降到了两角钱一只。
扣蟹养殖户沈洪春:搞不到多少钱了,在2005年的时候就下坡到20元一斤。
董惠春:20元一斤的话,假如这只蟹100头的话,就两角钱一只。养的太多了,东西多了么,就肯定要便宜,一年便宜一年。
成蟹市场此时却异常火爆,五两以上的螃蟹甚至卖到了上千元一只。可在崇明,因为本地的成蟹小,从没有人养大蟹。
扣蟹养殖户龚汉忠:只要养蟹,肯定每家每户都养扣蟹,大蟹不养的。
这让董惠春有了出去养螃蟹的想法。
董惠春:这个蟹要养大,养得小还是赚不到大钱,一定要养大蟹。
2005年,一心要做成蟹生意的董惠春去了安徽,在那里他摸索出一个特殊的养蟹方法——养蟹先种草。
董惠春:提前铺草,安排好了,水大上来,蟹把它咬断点,这里也有了,这里也有了。
在草里面,董惠春也费了一番心思。
董惠春:小螺蛳都卸在这草里面,蟹就能吃得到,那像这种,软壳的这种螺蛳,你在这里我估计找还有几粒呢。
记者高元:螃蟹吃这个东西?
董惠春:螃蟹最爱吃这个东西,活性饵料,这种饵料是活性饵料,是最好的饵料。
两年时间,董惠春就成了有名的养蟹能手。2007年,他的螃蟹长到了三两以上。
员工李庆田:蟹子蛮好的,三两多重,软软的,没成熟,他舍不得卖。
命运在这时再次跟董惠春开了个玩笑。2007年到2008年,他承包的地方连续发了两年大水,他不仅没赚到钱,还赔进去五十多万。
员工李庆田:水越发越大,越发越大,最后逮不上来了,整个跑到大湖里去了。连续两年都发大水。
董惠春:五年赔了五十万,前前后后,我想想,努力了五年,还是弄不到钱。
在外打拼了五年,倒欠了五十万外债,但董惠春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养大螃蟹的诀窍。
董惠春:在外面,资金虽然紧张了一点,但是经验还是积累了一点。
2009年,他回到崇明,又贷款50万,承包了这200亩池塘养成蟹。这个决定立即引起了同行的嘲笑。
扣蟹养殖户沙建平:崇明肯定养不好蟹,要养好的话,好多人都养了。
扣蟹养殖户龚汉忠:很多人试过,崇明这个商品蟹养不大,一般都在一两多一点,自己吃吃差不多。
崇明岛上从没人成功养出过大螃蟹。而这一年,董惠春已经五十岁,如果失败,他的百万外债又将如何还清呢?可他却没有犹豫。
董惠春: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哪怕欠一百万,还是往前走,这个概念,我就没有考虑过往后退的那种感觉。
董惠春觉得,崇明养不出大螃蟹,问题出在草上。他花十万元从原先养蟹的地方买回水草。
董惠春:好草才能长出好蟹,没有好草就长不出好蟹,当然我们在好草上很能下工夫。
董惠春按自己在安徽养蟹的经验布置好了水草,等待着收获。
然而,事情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第一年,螃蟹虽然长大了点,可离他的期望还相差很远。
工人李庆田:长得小一点,二两、三两的,四两的几乎没有。
这让自诩为养蟹专家的董惠春犯难了,难道岛上螃蟹真的养不大?他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反常的现象,一个靠路边的池塘里出现了大螃蟹。
董惠春:心情肯定是很开心了,一看我们这个蟹,大的蟹已经蛮多的了。
这个池塘跟其它池塘比又有什么不同呢?
原来,2010年,为了修眼前的这条路,董惠春就近从这个塘里挖出了一百多吨土。
董惠春:这个路边的烂泥不够,到别的地方运过来,运输费很大,我就直接在这个塘里就挖烂泥了。
路修好了,塘里却留下了一条深沟。
董惠春拿来了一根长竹竿,让记者看这个蟹塘的深度。
记者刘青青:这水大概有多深啊?
董惠春:这水大概有三米深。
董惠春:不能再往里走了。
记者高元:再走更深了,是吗?
记者刘青青:它这有斜坡,是吧?
董惠春:是啊。
水下情况复杂,出于安全考虑,董惠春带记者来到了一个结构相似但没蓄满水的蟹塘。
董惠春:这个平台上没水,就沟里面有水,假如平台上能达到八十厘米至一米的水深的话,这沟里面的水深就要达到两米左右,包括这个人,工人都要淹掉。
既然深沟里能出大螃蟹,他就改造了大部分蟹塘。第二年,螃蟹果然长大了,村里人都不敢相信。
上海市崇明岛竖新镇油桥村龚飞:一开始人家都不信,都说是从外地进来的。都是什么,就像阳澄湖大闸蟹,说洗澡的螃蟹。
上海市崇明岛堡镇桃源村王开嶷:很大的影响,很轰动,老百姓一看到了,从来没有看到这么大的蟹。
那么,以前崇明的螃蟹为什么养不大呢?原来,崇明因为被大海包围,水质偏咸,温差小,导致小蟹提前发育,到一定程度就停止生长了。董惠春种草,改善了水质,而深水又使温差变大,所以螃蟹才能长大。
2010年底,董惠春的蟹塘里产出了五万斤螃蟹。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他为自己庆祝了一番。没想到,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正在等待着他。
这里是上海有名的铜川水产市场。2011年初,董惠春带着自己的螃蟹来到这里,可市场对崇明蟹并不认可。直到现在,人们对崇明蟹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前。
水产经销商黄莲秀:崇明螃蟹很小的。
水产经销商黄莲秀:这么大的螃蟹,大的很少的。
记者刘青青:没见过崇明出大螃蟹,是吗?
水产经销商黄莲秀:很大的螃蟹我还没见过,这么大螃蟹我还没见过。
水产经销商薛悦悦:太湖和崇明,当然是太湖的螃蟹有名一点,对吧?太湖的螃蟹好一点,崇明我们也不愿意去。
崇明蟹没有品牌,也没人愿意要,董惠春只能以便宜的价格处理了自己的螃蟹。
董惠春:很便宜,大概四两左右,也只不过卖四十元钱一斤,赔了四五十万,整个一年。
记者刘青青:就在这卖螃蟹?
董惠春:嗯,对。
养出了大螃蟹,但欠的一百万外债还是不能及时还上。这一年,董惠春已经51岁,可他信心依旧,他相信自己的判断。
董惠春:只要你做的事情有前景,你亏一年两年没问题,只要你前景好了,项目好了,什么事不要怕的。
前景到底在哪呢?就在这时,他听说每天都有很多上海人去阳澄湖吃大闸蟹。
董惠春:礼拜六一天,光到阳澄湖吃蟹的人要有十万人。只要有一万人到崇明,我们这里就已经很好。
上海人对高品质大闸蟹的追求让董惠春看到了希望,他想出了一个高成本养好螃蟹的办法。
董惠春:这个几万斤蟹让上海市民吃了,明年数量肯定翻一番地增加。今年假如上海有一万个人吃我的蟹,明年上海的人可以有两万人三万人在吃我这个蟹。
究竟是什么招让董惠春对自己的螃蟹这么有信心呢?记者在采访的时候正好遇上有客户来董惠春这里买螃蟹。
记者刘青青:这点螃蟹要多少钱?
客户:1200元。
记者刘青青:您不觉得贵吗?因为在市场上只要一半的价钱就能买到了。
客户:这个呢,就是收口的时候呢,有一点甜味,我喜欢这个口味。
客户倪兴平:这个黄膏多,蟹米好,味道好,有点咸味的。
同样是螃蟹,董惠春的又有什么不一样呢?他特意煮了两只螃蟹让记者见识一下。
董惠春:我们的蟹膏,看看,这里面都是膏。
董惠春:你看这里面都是膏,白白的。
记者高元:这是公蟹母蟹?
董惠春:公蟹有膏,母蟹就是黄。这里面全长满了膏。
此时已是12月份,螃蟹早该开始退膏,可为什么这儿的螃蟹例外呢?
董惠春:蟹吃得营养好就不退膏,吃得好了就不退膏。
董惠春到底给螃蟹吃了什么东西呢?答案就隐藏在这布满黄草的土地里。
泥土挖开后,露出很多蚯蚓。
记者:为什么要养蚯蚓呢?
董惠春:因为螃蟹吃了这个蚯蚓以后,肯定膏也多,蟹的肉也好。
然而,螃蟹吃蚯蚓以后会增加蟹膏,在行业中并不是一个秘密,但很多人都不会这么做,因为蚯蚓的价格实在不算便宜。
记者刘青青:买的时候要多少钱一斤?
董惠春:买的时候要七八元钱一斤。
记者刘青青:七八元一斤啊!一天要喂多少啊?
董惠春:要一百多斤、两百多斤左右。
记者刘青青:一天就要喂七八百元的蚯蚓?
董惠春:嗯,七八百。
一天光喂蚯蚓就七八百元,这对董惠春来说更不是小数。他给螃蟹喂这么贵的蚯蚓,是因为他心里有个更大的计划。
2009年,连接上海市区与崇明岛的上海长江大桥建成,崇明岛旅游一下火了起来。
上海市崇明县旅游局副局长龚伟:自从2009年底上海长江大桥开通以来,这个发展情况非常好。那么今年以来,1到10月份,我们全县接待人数达到315万人次。我们崇明,可以这么讲,是上海人的后花园。
火爆的旅游市场让董惠春想到了一个点子,这个点子可以让他的螃蟹以市场价格的两倍全部卖出,但如果失败,他将一无所有。
2011年,董惠春用自家房子做抵押,借了300万建起了这座1500平方米的蟹庄,想靠这座蟹庄吸引顾客,把螃蟹卖出去。这个举动引起了妻子和朋友的强烈反对。
董惠春的妻子:我当时反对他。这么多钞票怎么办?万一亏本了怎么办?我和他吵的,不过他说,说他没用的。
扣蟹养殖户沙建平:五六万斤螃蟹,你就靠农家乐,我看不行,你还是想想其它办法吧。
面对质疑,董惠春有他自己的想法。
董惠春:农家乐对我们是一种前景,现在大桥有了,上海人到这边来也方便。上海人到阳澄湖吃蟹那么多,只要我这个蟹弄好,他们肯定会到崇明吃蟹。
蟹庄建好后,董惠春立即实施了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走在他边上的人是崇明农委的茅德飞。当年董惠春主动找到了他,说自己想办一届螃蟹开捕节。
上海市崇明县农业委员会综合发展科科长茅德飞:他是主动来找我的。我们的出发点是让周边的农户大家一起致富,不能一个人致富,是从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我们选择他来开第一届开捕节。
2011年11月18日,在崇明县农委的支持下,董惠春的蟹庄举办了第一届崇明老毛蟹开捕节。
这届开捕节吸引了很多媒体,让上海人知道崇明的螃蟹长大了。开捕节后,蟹庄一下忙碌起来。
经理施红明: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买。来吃过螃蟹的人知道你这个蟹是什么样的味道,好吃,好吃了不嫌贵的。
客户陈相树:蟹黄又满,蟹子形体又好看,人吃起来确实比较鲜。
董惠春:开捕节过后,人家都打电话进来了,广告一出去嘛,打电话进来,你这有没有蟹吃?
开捕节的成功举办让董惠春的蟹庄一下在上海出了名,多次被当地媒体报道。同年,他创建了崇明老毛蟹合作联社,统一质量,统一品牌。2012年,合作联社的养殖面积已经发展到两千亩,年销售额三千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