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农村

临沂新农村

   农村风俗 >>农村风俗 >> 旧日农村 >>正文
新旧民谣讲述农村新变化
2012-11-30

     那岽,地处十万大山,坐落于上思县平福乡西南部,有50多户共300多人口,是距离县城60多公里的一个屯。多年前,这里公路不通,是个地地道道的山旮旯。

    由于不通车,屯里人赶平福圩,得走上3、4个小时的山路。村里几乎与世隔绝,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们,至今还记得那样的民谣:苦不苦,稀饭和红薯;愁不愁,黑布和蓝绸。那时,屯里人就靠啃几亩田地、几棵松树割松脂勉强度日,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也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一些曙光。平福至公安村公路修通,让该屯群众出门就可搭上班车,农产品可外运了。村民们开始跃跃欲试,琢磨自身发展的路子,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屯里大片的闲田荒地,试种植了肉桂、八角等经济林,但都是小打小闹,不成规模,收获也甚少,困境依旧没有多大改变。

    90年代初期,他们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优化产业结构,大规模扩种甘蔗,那时,还没有现代化的耕作机械,他们用铁锹锄头挖、用犁钯犁,大片的荒山闲地,硬是让勤劳的村民们平整成一片片甘蔗沃土。除了种植甘蔗,那岽人还在不适于种植甘蔗的山地,发展速生丰产林生产,积极开发绿色银行。这一做法,给村里带来新的生机!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那岽屯已从一个产业村发展为户户有蔗种,家家有果林。

    近年来,那岽屯甘蔗种植面积年年扩大,产量年年翻新。2008年该屯甘蔗种植面积1250亩,2008/2009榨季全屯预计入厂原料蔗估计奖7500吨,户均产蔗150吨,人均有蔗24.2吨。总产值达206.25万元,人均种蔗收入6852.15元,是改革开放前人均收入不足200元的30多倍,真正走上了甘蔗生产致富路。

    正所谓思路通则财路通,那岽屯变了。摩托汽车摆院里,彩电空调摆厅上,高档布禾吊笼吊凉在半墙(高档服装摆满墙上),顿顿有巴(鱼)有卖(肉)摆饭桌……”这里新的民谣正诠释着如今人们新生活的变化。

    是啊,那岽变了,变得越发富裕了,在这里,22户人家建起了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漂亮楼房,家家存折有款、购置了电话或手机等通讯工具,年轻人更是个个买了摩托车。现代化的家电、通讯和交通工具进入寻常百姓家已不再是新鲜事。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临沂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26532号-1
热线电话:13355078108;刘恒华13853966299 (手机)
Email:linhua5188@163.com   QQ:1145252165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商城路一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专栏资料, 均为“临沂新农村网”(www.xinnong58 .com)版权所有。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