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这些年来围绕中央“三农”决策部署,结合新乡实际,突出城乡统筹主题,特别是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切入点,推动城市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向县域配置,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突出城镇化,协调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积极探索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12月21~22日,新乡市委书记吴天君成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代表,并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吴天君,他说:“能够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在大会上进行交流发言,体现了中央对基层的关心,对基层农村改革发展实践探索的尊重。倍受鼓舞,深感振奋。”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
新乡市自2006年开始,围绕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坚持以中心城市为主体、以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为载体的统筹城乡发展理念,突出城镇化,协调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的产业布局、合理的人口分布、合理的就业结构,着力构建主城区现代化、县域镇村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积极探索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吴天君介绍说,2006年以来,新乡市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5%;城镇投资年均增长35.1%,总量连续7年居全省第4位;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87个百分点,达到40.9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5年2.65:1缩小至2009年2.6:1。二是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功能不断增强。28个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124.6平方公里,累计入驻企业达4611家,吸纳劳动力就近就业达46.9万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前已启动309个,累计投资115.7亿元,完成建筑面积1484万平方米,入住农户5.56万户。三是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完善了统筹城乡发展政策体系,在养老保险、低保、医疗卫生、金融服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方面率先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构建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新格局,建立农村党建县乡村三级目标管理机制和村级干部激励保障约束机制,探索新型农村社区管理运行机制。四是土地、资金两大制约瓶颈正在逐步破解。初步建立完善了财政、金融和社会三大资金筹措机制,社区建设累计投入资金96亿元;以土地综合整治和旧村整体拆迁为主要途径破解土地难题取得新进展,拆迁旧村面积2.4万亩,复垦9341亩。
不削弱农业基础,不损害农民利益;不减少耕地资源,不强迫群众
一些地方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工作中,削弱农业,忽视农村,损害农民权益,打农民土地主意。吴天君说,改革试验的目的是繁荣农村,加强农业,富裕农民,是城乡共进。我们在探索实践中,始终坚持不削弱农业基础、不损害农民利益、不减少耕地资源、不强迫群众。始终坚守四条“原则”:
一是坚持统筹规划、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原则。我们始终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按照“做强主城、膨胀县城、发展集镇、建设新村”的理念编制发展规划,着眼于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合理的产业布局、合理的人口布局和合理的就业结构,统筹规划,一体推进,构建中心城市、县城、产业集聚区及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四个层次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是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就近转移农民、就近富裕农民、就近城镇化的原则。通过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培植产业支撑,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安排农民就业培训,带动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积极探索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区域推进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人口转移型”与“结构转换型”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是坚持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农民权益的原则。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且有所增加,质量不下降并不断提高。始终坚持“不从农民手中挖土地、不在农民身上打主意”的改革初衷,着眼于市域城乡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着眼于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创造条件。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农村土地、房屋等资源资产化,保障农民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通过完善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逐步消除城乡居民之间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四是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市场化的基本方向,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和农民承受能力,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切实尊重群众意愿,不搞行政强迫命令,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实施过程中,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围绕“三化”同步向“三农”倾斜,向县域突破
新乡市以确立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为契机,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直50多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突出抓好整乡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形成了上下联动、通力合作的工作局面。
吴天君说,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统筹市域规划,优化人口、产业、空间布局。按照“三化协调、城乡统筹、以人为本、关注三农”的要求,着眼于解决“农村发展什么产业、在什么地方发展;农民居住什么环境、在什么地方居住”两大课题,统筹考虑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与农民富裕所需要的城镇化、工业化,编制完成了《中原城市群新乡都市区及拓展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36个重点镇“三化”协调发展规划及教育、卫生等各项专项规划。
二是加快主城区现代化步伐,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提升城市承载辐射功能。城乡统筹,谁来统筹、怎么统筹,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结合新乡实际,我们将中心城市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实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快主城区现代化步伐。确立区域经济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育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科学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实施“3010”民生行动计划(30分钟经济圈、10分钟生活圈、10分钟生态圈)。
三是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支撑,推进县域镇村一体化。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培植产业支撑。坚持产城融合理念,构筑产业发展载体。加快城镇规划区、产业集聚区以水、电、路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政府引导、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文化传承、注重风貌、群众自愿、循序进行”的原则,坚持农村向城镇靠近,城镇向农村延伸,将农民建房纳入城镇体系加以规划引导,把全市3571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050个新型农村社区。
四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市优质粮比重达85%,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250万亩。发展现代畜牧业,建成畜牧业养殖小区401个,95%的奶牛、83%的生猪实现规模饲养,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3%。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市农科院综合科研能力位居全省地市级农科院首位,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以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25家,吸纳从业人员33万余名,带动农户50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366家,带动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8%。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累计认定绿色畜产品基地263家,认证产品42个,两项指标连续七年位居全省首位。
五是以人为本,关注和支持“三农”,着力破解统筹城乡发展难题。破解土地难题。开展农村建设用地专项整治活动,研究制定拆迁挂钩、占补平衡工作推进办法,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确定整体拆迁村41个,已拆除旧宅基地2.166万亩、复耕6492亩。破解资金难题。整合组建的新乡投资集团融资能力达40亿元,13家省定产业集聚区融资平台注册资本近10亿元。增加市、县财政投入,每年筹措资金4.9亿元,支持新农村社区建设;按照“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上级涉农资金,集中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破解拆迁难题。坚持“政府零受益、群众得实惠、城市得形象”,公开办事程序,实施依法拆迁。破解人口产业集聚难题。完善落实优惠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到集聚区发展。坚持不以农民放弃承包地、宅基地为前提,出台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10个方面优惠政策,有序推进符合条件农民就近入住县城、镇区转为城镇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