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会在一夜“蒸发”吗?毫无疑问,有时会。如果你是一个美国的投资者,或者你买美国公司的股票,那么,在这样的日子里:1893年、1907年、1929年、1962年、1987年、2001年,你就会体会到财富是怎样“蒸发”掉的。在那些日子里——比如人们所说的“黑色星期五”——股票的价格从天上掉到地下,其价值等同于一张白纸,财富确实“蒸发”了,即使是那些人们认为稳如泰山的财富。而且,每一次股市的暴跌,总会有一批人从股市上消失——有的破产了,一蹶不振,或者干脆从高楼向下作自由落体运动。
在1949年之后的相当长的日子里,“响应政府号召,支援国家建设”,把钱存于银行,或者买点国库券,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理财办法——如果这些行为能说是在“理财”的话。因为有政府的信誉作保证,这样的行为几乎没有风险。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人们很快就为自己的风险意识淡薄而付出代价了。在过去的20多年里,非法集资一直像一个幽灵一样,阴魂不散。有兴趣的人,不妨去翻看那些已经发黄的报纸——那里有很多人终生都挥之不去的噩梦。在所有的非法集资案里,“高息”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字眼。所有的非法集资案都以“高息”为诱饵,但绝口不提“风险”。但事实上,任何的理财行为,都伴随着风险。而且,一般来说,收益和风险成正比。这里试以银行储蓄、政府债券和股票等几种为例来说明。
一般来说,银行储蓄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在美国这样的国家,银行存款有安全保障——即使银行破产了,政府通过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也将为10万美元以下的银行存款提供保障。在中国,大的银行都是国家所有的,因此,只要国家还在,存款就不会消失。但是,银行存款的收益是很低的,有的国家,比如日本,甚至存款没有利息。而且,如果有通货膨胀的情况发生,并且通货膨胀率比银行的利息高,那么,存在银行的钱不但不能增加,反而是在缩水。
和银行的储蓄相比,政府债券的收益要高一点,由于它是由政府的信誉作担保,所以,风险极小。但是,它的缺点在于,需要在一定的时间才能获得收益——政府债券通常是有期限的:一年期的、三年期的、五年期的,不一而足。如果要在兑付利息的日期到来之前把钱拿回来,其收益就会大大降低。
和上面的两种投资行为相比,股票更为难测——其风险更大,而收益也更大。但是,股市从来就是变幻莫测的。公司可以盈利,有时也可能赔本;价格有涨也有跌。这一切,同样是每一个投资股票的人必须承担的。
一般来说,银行储蓄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在美国这样的国家,银行存款有安全保障——即使银行破产了,政府通过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也将为10万美元以下的银行存款提供保障。在中国,大的银行都是国家所有的,因此,只要国家还在,存款就不会消失。但是,银行存款的收益是很低的,有的国家,比如日本,甚至存款没有利息。而且,如果有通货膨胀的情况发生,并且通货膨胀率比银行的利息高,那么,存在银行的钱不但不能增加,反而是在缩水。
和银行的储蓄相比,政府债券的收益要高一点,由于它是由政府的信誉作担保,所以,风险极小。但是,它的缺点在于,需要在一定的时间才能获得收益——政府债券通常是有期限的:一年期的、三年期的、五年期的,不一而足。如果要在兑付利息的日期到来之前把钱拿回来,其收益就会大大降低。
和上面的两种投资行为相比,股票更为难测——其风险更大,而收益也更大。但是,股市从来就是变幻莫测的。公司可以盈利,有时也可能赔本;价格有涨也有跌。这一切,同样是每一个投资股票的人必须承担的。
除了上述的投资行为,其他的投资行为都有一个风险和收益的问题。如果投资失败,财富是可以“蒸发”掉的;这就是理财中必然会面对的风险问题。
看管“鸡蛋”的办法
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富?这是一个无数人思考过的问题,而且是现在和将来还会有无数人去思考的问题。答案似乎是有了,但是好像永远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让大家遵照执行。
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人们喜欢拿鸡蛋打比方。这是一个聪明人想出来的比方。财富和鸡蛋有很多相同的重要特点:首先,财富可以产生更多的财富;鸡蛋可以变成小鸡,然后再变成母鸡,然后会有更多的鸡蛋;其次,它们都是易碎的,处理不当——投资错误或鸡蛋掉到地上——很容易就没了;还有,它们旁边都应写有一块警示牌:小心轻放。那么,我们该如何看管这些鸡蛋呢?
可能的方法有很多,但下面的办法不能不提:
第一种办法,把它交给专业的孵小鸡的人。一个专业的人——专家将在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信度比较高,可能会比我们自己来看管的效果要好得多,重要的是,我们从此可以不再为它们操心了。但是,这种办法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个专业的人是否会看管好鸡蛋?答案应当是:很难说。在看管好鸡蛋这个问题上,专业人士一定会做得更好吗?没人敢肯定——任何理直气壮“拍胸脯”的人,一定是疯了,或者说是在骗人。而且,对别人的鸡蛋,他会如此上心吗?
第二种办法是,自己看管好这些鸡蛋。因为是自己的鸡蛋,所以,自己会尽全力去看管它们。而且,如果鸡蛋碎了,那也只能怪自己。在权衡利弊之后,很多人都会选择第二种办法。如果选择第二种办法,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是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呢,是把鸡蛋分别放在几个篮子里呢?
一种人的做法是: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这样,即使一个篮子里的鸡蛋碎了,其他的鸡蛋或许可能不会打碎。另一种人的做法是: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它。
到底哪一种做法更好呢?
风险因人而不同
我们可以控制风险,把风险控制在一个我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一些金融学的老师这样告诫自己的学生:你有风险的部分,永远不要超过你总资产的25%。应当承认,这是一个聪明的办法,毕竟,一个离悬崖有一里远的人,是不会掉下去的。
但控制风险远远没有这样简单。事实上,每个人对风险都有自己的理解。举个例子来说,一个25岁的年轻人,手头有1万块钱,而一个已经退休的老人,也有1万块钱,如果要投资,他们会作出同样的决定吗?
一般认为,年轻人是一个激进的投资者,他可能会选择购买股票这样风险较大的“激进”行动,而那个已经退休的老人,则会选择一种比较“保险”的投资办法,比如说,把钱存入银行或购买政府债券。也就是说,风险对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能够忍受,那么这个风险对你来说,就已经不再是一个风险。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需要借给别人5000元钱,而且,这笔钱是有风险的。如果这个人是年收入只有几万元的工薪阶层,那么,他肯定会犹豫再三。如果这个人属于年收入过百万的高收入阶层,那么,他可能不会犹豫。
一句话,风险因人而异。
一个“次优”的选择
风险虽然因人而不同,但人们控制风险时,还是会采取大致相似的办法的。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财富能以最快的速度增长,但同时希望其风险最小。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正像人们总是希望以最低的价钱买到最好的商品一样。这是一个“最优”的结果。但是这种结果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到哪里去找这样的方案?方案哪里有卖的?没有人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因此,它是一个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的“极限”。所以,人们通常会寻求一种“次优”的结果。这种“次优”的结果,就是获得合理的利益回报,而不是超额利润。
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成熟行业的投资回报是8~15%。如果低于这个范围,那么,可能会有令人沮丧的结果;如果高于这个范围,那么,也要保持警惕。因为,这个利润会很快吸引其他的进入者,从而导致行业利润的下降,甚至会导致全行业的破产。
在投资上,有投资和投机之分。投资所获的收益相对有限,但其风险较小,而投机可能会获得非常高的回报,但其风险也极大。
一般来说,希望获得合理收益的人,可以称为投资者,而那些想获得超额利润的人,则被称为投机者。这两种人构成了投资者的全部。当然,理智的人会选择大部分投资而小部分投机的办法。
这正是一个“次优”的选择。如果用“帕累托最优法则”(即“80/20效率法则”)来表述,那就是,把你全部资产的80%用来投资,而把其他的20%用来投机。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回答上面的那个关于鸡蛋的问题了:如果你能承担失去所有鸡蛋的损失,那么,就把它们放到一个篮子里吧,但记住要看好它们;如果你不能承担损失所有鸡蛋的后果,那么,把它们分开放到几个篮子里去吧,记住一定要检查一下是否确实放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