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农村

临沂新农村

   农村风俗 >>农村风俗 >> 优秀村庄 >>正文
法那村群众致富不忘感党恩
2014-4-15
群众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之首,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近年来,水城县在联乡驻村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成功探索出了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十心工作法”,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开创了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群众工作载体不断探索创新

  一、理论依据与动因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群众工作有了新变化、新特点,矿群关系、工农关系、党群干群关系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了一些不和谐现象。为科学把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科学应对当前群众工作的新考验和新挑战,破解群众工作中的新难题,水城县在认真实践“为民宗旨”、“群众路线”、“以人为本”等一系列群众工作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具有水城特色的“十心工作法”。水城县“十心工作法”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特色的“为民宗旨”。毛泽东在《为民人服务》中指出:“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既是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客观需要,也是党性原则的突出体现。中共国产党作为执政党,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只有一心为民,执政基础才能打得牢。根据这一理论依据,水城县结合实际,以“十项工程我带头”和“百千万帮扶工程”为载体,切实把“为民宗旨”落实到联乡驻村和同步小康创建的具体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提出了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十心工作法”。

书记和我是朋友

  (二)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主要内涵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根据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水城县以“富民型”基层党组织创建为抓手,以“十心工作法”为载体,在全县33个乡镇310村(社区)全面推选“党员干部与群众交友制度”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切实把“群众路线”落实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中,进一步丰富了“群众路线”的内涵,开创了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进村入户查民情

  (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根据这一理论,水城县坚持以把“以民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不懈地开展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强调必须坚持重实干,讲实话,尊重民意、珍惜民力,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全面消除了“官本位”思想,坚持把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进一步丰富了“十心工作法”的内涵。

  二、实践探索过程

  2010年以来,水城县深入开展“践行宗旨”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建立健全了“访民慰民月”活动长效机制,初步提出了“十心为民”工作措施。2011年,全县深入开展“四帮四促”和“联乡驻村”活动,建立健全了“民情联络员制度”,各村建立了“民情联络站”和“民情联络员”队伍,“十心为民”工作措施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完善。2012年,县委在“创先争优”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继续探索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提出以“忠心为党,践行入党誓言;一心为公,践行发展使命;全心为民,践行富民宗旨”为主要内容的“三心三践行”活动载体,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了“十心为民”的群众工作法。20013年,县委进一步加大群众工作力度,在全县深入实施以“万名干部职工联村帮户、千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树立百名帮富带富先进典型”为主要内容的“百千万帮扶工程”,下派702名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员,实现了全县33个乡镇、310个村(社区)联乡驻村全覆盖,在进一步完善“十心为民”工作措施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了联乡驻村“十心工作法”,并成为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有效工作方法。

完善的便民服务网络

  三、主要内涵

  所谓“十心工作法”,即在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以民为本”思想,认真践行党执政为民宗旨的基础上,以心换心,以情融情,党群干群互动,全面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群众工作方法。其主要内涵是“十心为民歌”: 党建惠民有十心,心心相印鱼水情;体查民情要细心,与民交友用诚心;培育民智有耐心,为民办事用真心;敢为民言用忠心,为民释惑务倾心;为民解忧要尽心,善谋民富用实心;力保民安用全心,广听民言要虚心。主要核心是“五民”:民生、民权、民利、民意、民富。主要形式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为民宗旨”。

  四、主要做法

  在实践中,水城县结合近年来各级党组织所开展的创先争优、“四帮四促”、“联乡驻村”等活动,以“十心为民”为载体,采取“一对一、分批次、全覆盖”的方式,扎实推进“十心为民”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

阿戛镇马场村的护村护寨队

  (一)细心查民情,打造社情民意“直通车”。建立健全了民情联络员制度和民情日记制度,各联乡驻村人员积极指导建立民情联络站310个,民情联络员队伍310支,广泛深入村寨、深入田间地块、深入农户家中走访座谈,认真了解民情民意,认真做好民情日记。截止目前,累计走访群众16851人次,收集、反馈民情民意信息上万条。在猴场乡,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着一张精致的“民情联络卡”,卡上贴着联络员的大头贴,写着联络员的姓名、职务、电话、服务承诺和工作职责,群众有什么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或疑惑,只要照着联络卡上的电话一拨,驻村人员便在第一时间为群众释疑解惑,电话说不清楚的,便直接上门服务。勺米乡8个“民情联络队”经过长时间深入一家一户摸底调查2856人次,在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百姓档案”,实现了民情民意联络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富民产业结硕果

  (二)诚心交民友,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交友制度,采取“1+1”、“1+X”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与群众结对交友活动,与群众打成一片,切实把群众中有威望的村老、寨老以及老党员、老干部团结起来,建立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座谈会议,形成智囊团,问计问策于村老寨老,让村老、寨老帮助我们对群众说话,进一步把大多数的群众团结起来,切实建立起密不可间的鱼水情关系。在今年的联乡驻村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掀起了新一轮交友活动新高潮,12000名干部职工与12000户农户“一对一”结对交友。如县委办认真组织全办70名干部职工深入到蟠龙镇官寨村70户农户家中,与农户结亲交友,与农户谈发展、谈政策、谈致富、谈未来,既广泛问计、问政于民,又增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增强了农户发展致富、共筑同步小康梦的信心。

  (三)虚心听民声,打造民心民声“表达站”。认真贯彻落实“重大事项征求意见制度”,指导各村设立了“群众说事室”,明确领导接访日、群众说事日,广泛开展党员干部进农家、听民言等多种活动,全方位打造社情民意“直通车”,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让群众有话就说,有苦就诉,积极为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县委、县政府在制定同步小决定、实施意见、监测方案等重大文件的过程中,采取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深入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企业负责人、村干部代表、群众代表、工人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共征求到意见建议100余条。各乡镇建立健全了返乡农民工座谈会制度、老干部座谈会制度、农村青年座谈会制度、乡土人才座谈会制度,虚心听民声,针对各阶段工作广泛问计问策于民,如米箩乡通过召开返乡农民工座谈会,在了解到返乡农民工党员赵玉航的创业意愿后,积极帮助和扶持成立了“亮河养猪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发展致富和带动群众致富。

野钟乡锌铅村“群众说事室”

  (四)忠心为民言,打造保障民权“维护网”。充分发挥县乡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老龄委等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全方位构建民生、民权维护网络,切实为民生维权提供法律援助、司法调解、法律公证、律师辩护等方面服务。各驻村工作组坚持以“忠于人民、为民说话”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在各类矿群纠纷的调解中,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驻村干部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一边,敢于为民说话,勇于为民主持公道。如红岩乡李顺荣等5户农户反映其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在贵州鑫晟公司购买的水泥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新建的房屋开裂,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组经过认真调查了解后,认真为上访群众反映的事项属合理诉求,积极为群众主持公道,多次与鑫晟公司交涉,最终达成协议,由鑫晟公司一次性补偿李顺荣等5户农户8800元维修费,上访农户表示满意。

  (五)耐心育民智,建起民智提升“加油站”。各驻村工作组切实将群众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首位,指导各村建立健全了群众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制度,认真研究制定教育规划、计划和方案,采取以会代训、远程教育、群众党课等方式,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群众思想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倡导、宣传和灌输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优良传统,着力培育有文化、有理想、有热情、有道德、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引导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辛勤劳动来改变贫困面貌,帮助群众消除“我贫穷是自然的,国家扶贫我是应该的”这一越穷越光荣和等、靠、要的观念。建立健全农民文化素质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33所、农村远程教育站点310个、农家书屋310个、农民文化家园26个。积极指导开展群众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实现每个劳动力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掌握1项以上科学技术,每个家庭有1条以上增收路子、有1名以上致富能手,每个村寨有1批土专家和田秀才,共培育各类创业致富能手10000余名、农村经纪人队伍2500余名。

  (六)倾心释民惑,筑起群众四权“明白墙”。各联乡驻村干部广泛深入到千家万户,全面了解各个阶段、各个时期人民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切实加强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采取现场解答、公布电子邮箱等方式,耐心帮助群众解惑释疑,让群众舒心、顺心。共设立了“联乡驻村QQ群”1个、同步小康创建 QQ群1个,各驻村工作组深入村组召开群众会1204次,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同步小康创建等400余场次,采取现场办公方式接受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现场解答群众疑问100余个。积极指导各乡镇各村进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全方面保障群众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四权”的落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如县委政策研究室结合联乡驻村工作,广泛开展村居民自治运行情况调研,形成了《推进水城县农村村民自治发展调研报告》,深入指导全县村居民自治工作开展。县离退局驻村干部丁龙武将自己的姓名、照片、联系方式、工作职责等制作成为便民服务卡500张,在走访调研中发给村民,尽力为群众办实事。

信息化全力破解农村致富难

  (七)尽心解民忧,打造民生天天“无忧日”。采取分组、分片、分类、分层建立联系点的方式,适时开展摸底调查活动,广泛收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电子台帐,采取带案下访、现场办公、现场督办、结对帮扶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及时为民解忧,让人民群众天天都是“无忧日”。在具体工作中,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和问题,对能解决的,采取职工捐款、单位筹资、协调项目等方式,及时帮助解决;对不能解决的,在积极向上级部门协调的基础上,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度,千方百计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6573个。蟠龙镇官寨村60多岁的潘志学老人是县委王彬书记的帮扶对象,王彬书记不但亲自深入潘志学老人家中走访,还定期电话与潘志学老人联系,了解到的潘志学以扎扫把卖为经济来源,但由于每个星期卖不了几把,经济十分困难,得到这一情况后,王彬书记积极帮助想办法、出点子,要求镇党委政府帮助发动镇内各学校订单购卖潘志学老人的扫把,销路解决了,每星期要增加一两百元的收入,潘志学老人可高兴了。

  (八)真心办民事,筑牢保障民生“服务网”。在全县33个乡镇和299个村、5个社区、6个居委会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全县33支党支扶贫工作队、702名同步小康驻村人员、98支联乡驻村工作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作便民服务连心卡13万余张,指导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和窗口594个,为群众代理服务事项达40000余件。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和包案化解制度,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化解各类信访矛盾和信访案件1000余件。切实加大办实事力度,如县委组织部协调并组织实施小水窖235口,解决900余人800余头牲畜的饮水困难;争取资金375万元,扩建进组油路7.5公里;协调资金30万元,硬化村活动场地2100平方米,新建村党务、政务公开栏、文化长廊400多平方米;协调农机补贴热风炉和锅炉各1台,补助资金12万元,滴灌、喷灌33亩。

  (九)全心保民安,撑起护民安民“保护伞”。各驻村工作组切实将“七有七无”治安和谐村创建活动与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指导各村依托村级党组织,建立健全了护村护寨队、护厂护校队、治安联防队等群众自治性组织,实行村寨联防、村校联防、户户联防和群防群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实现各村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一条稳定增收的致富路子、有一个固定的精神文明活动场所,有一个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有一套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有一支专兼职的群防群治队伍、有一个治安和谐村创建的长效机制和无偷牛盗马、车匪路霸等刑事案件、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无涉毒案件、无适龄儿童失学和辍学、无政策外生育、无脏乱差现象等“七有七无”的目标。勺米镇在全镇8个村推行村警务室、村综治工作站、村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室、村矫正工作站“四室合一”的平安创建模式,有效整合了资源,形成了合力,现已被全县普遍推广。推行“四室合一”以来,村级95%的矛盾能在村里得到化解。

群众大会织牢“四权”保障网

  (十)实心谋民富,打通发展致富“快车道”。各驻村工作组全力抓好惠民政策、民生工程的落实,积极指导107个村开展“富民型”党组织创建工作,扎实抓好“十大农业产业”发展,千方百计解决农民群众“致富难”问题,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提供致富点子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信息,全面为群众搭建创业致富平台。截止目前,各驻村工作组累计帮助各村(社区)制定发展规划300多个,争取各类项目608个,协调各类资金1781万元,为群众提供产业政策、创业信息等各类发展致富信息12000余条。积极指导462家企业开展“千企帮村”活动,结成帮扶对子462对,现已投入帮扶资金11.2万元,解决当地群众就业136891个。指导建立各类创业示范基地33个、各类合作经济组织460余个,其中最为成功的是米箩乡米箩村的“公司+支部+合作社+基地”模式,现已拥有各类农机具1000多台,发展烤烟基地9800亩、蔬菜基地5000亩、杨梅示范基地4500亩、中草药基地1000亩,带动了1021户农户的经济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2358元增长到2012年的7000多元,翻了三番,这一模式是被称为“米箩模式”,目前正在全县普遍推广。

  五、取得的初步成效

  水城县“十心工作法”通过近年来的深入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和谐,各级党组织执政为民水平进一步提高,富民成效得到进一步体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反响良好,《当代贵州》、《贵州先锋网》、《六盘水日报》以及省市组工信息和党建工作简报等进行了宣传报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实践效果。

  (一)实现了社会更加和谐。通过“十心工作法”的深入实践,进一步优化了工作作风,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广泛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打成一片,切实做到心与群众拴在一情、情与群众融在一起、苦与群众吃在一起、话与群众说在一起、事与群众办在一起,加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近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形成了新时期的“鱼水情”关系。在实践中,通过直接与群众面对面接融,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和所盼,进一步畅通了社情民意通道,各类不和谐因素和矛盾在萌芽状态得到有效处理,实现了党群和谐、干群和谐、矿群和谐、村寨和谐的多级和谐新局面,有效传递和凝聚力社会的正能量。

  (二)提升了党的执政水平。通过“十心工作法”的有效落实,全县各级各部门全力推动机关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夯实了执政为民的群众基础。同时,广大机关干部职工广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得到全方面的锻炼,自身综合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推进了“发展型”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另外,全县各村、社区基层党组织通过落实“十心工作法”,进一步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水平。

  (三)推动了农村科学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广大驻村工作人员通过帮助乡镇和村、社区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产业项目资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着力破解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和难题,指导乡村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狠抓“十大农业产业”建设,加快农村科技发展和普及应用,大力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新型农民,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发展基础,增强了农村发展活力,实现了农村科学发展和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目前法那村、沙坡村、米箩村、坡脚村等部分村超过7000元。

法那村群众致富不忘感党恩

  (四)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各驻村工作组通过采取“1+1”结对帮扶等方式,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广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大力扶持、培养致富能手和创业能手,引导各村走好能人带动致富路子,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人员积极为群众发展致富想办法、出点子、跑资金、要项目,扎实推进“减贫摘帽”工作,引导和鼓励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创业示范基地,大力引导群众就业,积极扶持自主创业,千方百计解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致富路子,群众致富难、致富慢等问题得到逐步破解,仅今年以来全县就减少贫困人口3.17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4.3个百分点,9个乡镇“摘帽”工作全力推进。

  六、经验与启示

  “十心工作法”从理论探索到走向实践,经实践检验是一种比较成功的群众工作方法,目前正成为水城县以乡镇为统筹、以村(社区)为单位、以户为基础创建设同步小康的重有引擎。通过对“十心工作法”的认真总结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以下七个方面的启示,并从中找到群众工作的可循规律,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核心。

  (一)体民情者得民心。体恤民情,这是新时期农村党组织赢得民心,有效组织和发动群众的第一个“支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古人治国平天下的原则,在我国历史上,便有纣无道而天下伐之的典型例子。“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也是共产党依靠群众并最终夺取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好这一“支点”,特别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干部定期深入走村串户,发扬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工作者的群众工作作风,切实做到常了解民意,多体恤民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能冲在第一线,能像革命工作者一样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家性命也要保护好、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村官民情访谈、民情日记、民情分析、民情上传等一系列制度,全方位打造社情民意“直通车”,增进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友谊,改善党群关系。

  (二)纳民言者集民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发展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正是有效地发挥和利用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取得了如此举世瞩目的成果。充分体现和保障农民群众在农村社会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是村级党组织有效组织和管理群众的又一个“支点”。当前,特别要积极依托村级组织设立“群众说事室”,明确领导接访日、群众说事日,广泛开展党员干部进农家、听民言活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让群众有话就说,有苦就诉,积极为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参与当地公共事务管理,全面营造让人民群众舒心、气顺的良好环境,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谋民利者受民拥。为民谋利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是每一个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天职。《中国共产党章程》特别强调:“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农村党组织有效组织和发动群众不可或缺的一个支点,如水城县在全县33个乡镇的310个村(社区)全面推行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着力从小事入手为民谋利,经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做法,但一些村在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走样、变调的现象,农村盖章难、办事难等现象在一定程序上依然存在。可见,我们缺少的不是好政策、好制度,最关键的是执行者要有一个好的官德,有一个好的态度,有一颗好的公心,这也是农村党组织能否得到群众信任,村干部能否得到百姓拥戴的关键。

  (四)与民亲者得民敬。提倡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结穷亲、交民友,是恢复新时期工农鱼水情关系的最有效办法。如水城县在全县33个乡镇推行了“乡镇党干部与人民群众交友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我们有这样一名干部,很是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无论走到哪个村寨,群众都狠不得把所有好吃的拿出来招待他,群众待他简直比亲人还亲。试想,他不把群众当亲人看待,群众会如此待他吗?农村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生活在同一片天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联系,只要利用得好,便能织成一片党群和谐网,如放不下架子,高高在上,终将脱离群众,不但自己众叛亲离,更不用说党组织的凝聚力了。因此,农村党组织要注重在发挥自己的优势,用好每个方面已有的关系和联系,织牢党群“一家亲”的和谐网,特别要注重把群众中有威望的村老、寨老以及老党员、老干部团结起来,建立联系、联谊、座谈等制度,形成智囊团,问计问策于村老寨老,让村老、寨老帮助我们对群众说话,进一步把大多数的群众团结起来,切实建立起密不可间的鱼水情关系,才能逐步在群众中树立起自己的威望,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

  (五)施民政者顺民意。进入免税时代的农村,农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法律意识大幅度增强,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也有了自己的见解,因而容易对那些不符自己心意的事产生抵触和对抗情绪。农村党组织能否使自己的工作和决策顺民意,关键要看其是否实施了充分体现人民群众意愿的“民政”。因此,农村党组织的所作所为,在付诸行动之前必须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真心实意地问计、问政、问策于民和问效于民,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才得顺乎民意,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建立健全村务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调研分析制度、群众听证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坚持杜绝盲目决策,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使人民群众真正信服、真正满意。

  (六)行民主者聚民力。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群众如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主要体现在“四权”的落实上,这也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因此,农村党组织要积极发挥民主作用,认真落实好群众大会、群众代表会议、村民监理会等相关制度的落实,全面推进党务、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选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真正认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村里的干部群众选、村里的发展群众定、村里的事务群众管、村里的事务全明白,广泛调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更多的力量凝聚到抓发展、谋发展的具体工作中来,形成一盘棋,捏成一股绳,形成富民强村的合力,为科学发展凝聚民力。

  (七)助富民者得民声。带领群众致富是党执政为民的最终体现,也是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最直接体现。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农村党组织有效组织和管理群众最有力的“支点”,村级党组织及其干部要坚持以带领群众致富为第一要务,以“为官一任,富一方百姓”为己任,树立“无功便是过,平庸便是错”的理念,全力抓好惠民政策、民生工程的落实,千方百计解决农民群众“致富难”等问题,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提供致富点子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信息,全面为群众搭建创业致富平台。

  七、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深入推进“十心工作法”落实的过程中,要确保这一工作法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真正受人民群众欢迎,必须着力克服和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形式主义的问题。再好的工作方法,如果没有求实、务实、落实的优良作风作为保障,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难以让人民群众满意。形式主义历来是阻碍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天敌,是与党的优良作风所不相符的。在多次督查中发现,部分驻村干部没有“真驻真帮”,存在着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蜻蜓点水沉不下去,或出工不出力、不办事实,基层意见较大。因此,在落实“十心工作法”的过程中,必须坚决克服和杜绝形式主义,严厉整治走过场、做样子、搞作秀、乱折腾等损害群众利益、耽误地方发展的形式主义行为,坚决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着力打造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优良作风,确保“十心工作法”真正达到让人民满意、让社会满意的良好效果。

  (二)官僚主义的问题。“十心工作法”是落实群众路线的有效载体,要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不但需要心入基层,更需要身入基层,真正扎根基层“接地气”,才能有底气,更好地服务群众。通过督查发现,一些驻村干部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或摇控指挥、或搞任务发包、或作风生硬等官僚主义现象,难以让群众满意。因此,必须坚决克服和防止层层搞电话摇控、层层搞任务“发包”、层层数据调度等官僚主义和衙门作风,真正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政策,经常性地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家中,推动问题的切实解决,真正当好群众路线的践行者和服务人民的“勤务员”。

  (三)教条主义的问题。教条主义同样也是党的作风建设所坚决反对的。与实践相结合、经受实践检验,是“十心工作法”在实践中创新的灵魂。在督查中,一些驻村干部在帮助村级制定发展规划和做群众工作时,存在着或照搬照套,或凭经验主义办事等教育主义的现象,工作成效不明显。因此,在实践中,要坚决克服和杜绝那些机械、教条地贯彻落实“十心工作法”的教条主义行为,在充分认识和把握村情的基础上,深入领会“十心工作法”的实质和内涵,把握工作重点和核心,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提出切合本村实际的工作载体和措施,确保“十心工作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创新和丰富发展。

  (四)功利主义的问题。在工作中,一些驻村干部认真驻村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必须抓紧时间办几件大事,于是或抓大放小,或好大喜功,或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现象,最终欲速则不达,破坏了科学发展。驻村工作既是对机关干部进行基层培养锻炼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发展、服务农村群众致富,每名驻村干部都应把驻村工作既当成一次历炼成长的机会,更要当作一个践行为民宗旨的平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成才观,坚持克服和消除那些镀金思想,一切以自我政治利益为中心、一心只想着捞取提拔重用政治资本的功利主义行为,真正以发展大局为重、以群众利益为重,才能使“十心工作法”更加深入民心,更加受群众欢迎。也惟有这样,才能实现驻村干部自身成长与惠民富民的“双赢”。

  (五)盲目主义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还必须把握一个“度”的问题,才能使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顺乎民心,合符民情,顺应民意。特别要注意克服和消除那些政绩工程的盲目主义行为和主观主义行为,一切以人民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为标准,对人民群众不认可的项目决不能盲目地上,人民群众有意见的事项决不能盲目地推进,更不能凭主观主义拍脑袋盲目决策。要积极探索本地发展的规律性,逐步破解发展难题,循序渐进进推进各项工作开展,才能实现农村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八、探索思考与对策建议

  “十心工作法”是水城县结合实际在新时期探索出来的一种群众工作新方法,虽然经过了近三年的实践,但目前仍然处于不断探索完善的阶段,要真正走向成熟完善,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因此,应从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考核、创新等一系列配套的机制体制,进一步丰富“十心工作法”的内涵,鼓励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推进“十心工作法”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具体来说,应着力建立健全六项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要围绕“十心为民”制定驻村干部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驻村干部的工作职责及目标任务,量化考核内容,细化考核指标,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跟踪督查与业绩考核相结合、工作任务考核与民意测评相结合,防止走过场、走形式等现象。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实行考核与兑现驻村补助挂钩、与评先选优挂钩、与晋级晋职挂钩,增强驻村工作动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真正让干部在驻村工作中得到锻炼成长,让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服务,得到发展致富的实惠。

  (二)建立健全整合创新机制。要坚持以“十心为民”为总载体,进一步整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百千万才扶工程”、“十项工作我带头”等各项工作中的载体创新、机制创新和理论创新等成果,使 “十心工作法”不断丰富和完善,实现“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需要。同时,要建立健全鼓励创新机制,将鼓励创新与培育先进典型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征集典型创新案例、召开典型创新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全面营造鼓励创新、尊重创新、运用创新的良好环境,推动“十心工作法”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形成“百花齐放、一地一特”的良好格局,使“十心工作法”更加突出各村特色、更加切合当地实际。

  (三)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十心工作法”在实践中能不能取得实效,除强调干部作风外,还必须强调协调联动。首先,单位要加强与派出驻村干部的协调联动,大力支持驻村干部开展工作,全力帮助驻村干部跑项目,对接产业政策。其次,要加强驻村干部与乡村的协调联动,共同为乡村同步小康出点子、想办法、搞规划、抓建设,形成“政绩共享”利益体。第三,要加强驻村干部与群众的协调联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发展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干部要政绩、群众要发展的命运共同体。第四,要加强驻村干部与社会各界的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任用,广泛动员企业、个体老板、返乡农民工中的经济能人、大学毕业生志原者、农村知识青年等各方面的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全县同步小康创建。

  (四)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十心工作法”的重点是为民办实事,这就离不开各类惠民政策的支撑。因此,要结合乡村同步小康建设和人民群众发展致富的需要,整合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十大产业”发展、以村为单位创建同步小康“十一个工程”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惠民政策的杠杆作用,撬动“十心工作法”的社会影响力和现实影响力,形成加快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拉动力,增强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使这一工作法更加深入民心,更加受群众欢迎。

  (五)建立健全分类指导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的积极带头作用,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广泛开展“十项工作我带头行动”,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实行领导干部带头抓富民型党组织创建、抓党风廉政建设、抓联系和服务群众、抓人口计生、抓安全生产、抓信访维稳、抓招商引资、抓重点项目、抓扶贫攻坚、抓民生实事,切实加强对“十心工作法”的联系指导和分类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十心工作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努力使“十心工作法”更加丰富完善。

  (六)建立健全典型引路机制。要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坚持一手抓宣传策划,及时发现和培训先进典型,总结先进经验和工作方法,培育点、线、面一体化的先进典型体系,增强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用先进典型引领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整体推进;一手抓走过场、搞作秀、乱折腾等现象的暴光,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中转变作风,优化服务,亲民爱民。同时,通过广泛宣传引导,进一步增强“十心工作法”的社会影响,让这一工作方法更加深入民心,获取人民群众的更加认可。

  总之,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检验,“十心工作法”确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是“群众路线”和“为民宗旨”在水城县广大农村的生动实践。今年,中央将在全国开展“党的群路线教育活动”,“十心工作法”正是具有水城特色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载体,全县上下将围绕同步小康建设大局,进一步营造创新环境,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丰富和完善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十心工作法”,进一步开创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临沂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26532号-1
热线电话:13355078108;刘恒华13853966299 (手机)
Email:linhua5188@163.com   QQ:1145252165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商城路一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专栏资料, 均为“临沂新农村网”(www.xinnong58 .com)版权所有。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