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新农村

临沂新农村

   村官动态 >>村官动态 >> 村官视点 >>正文
村官陈墨:已干五年还要继续下去
2012-7-27

  俗话说的好“人各有志”,有的人大学毕业后会到城市去发展,有些人则愿意深入农村,陈墨就是其中的一个,再有一年,陈墨在村里的工作就要“彻底结束”了,在北京大兴区庞各庄镇王家场村,他已经待了5年,第一届服务期满的时候,他选择了续签协议留在村里。

村官陈默

  不过,现在他已经不像刚进村时那么迷茫,因为他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即使自己一年后不再做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他依然会留在村里,“带领村民们致富”。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作为北京唯一的村官代表,陈墨因带动村民创业而被评为全国就业创业先进个人。

  事实上,他已经带领村民们致富了。如今那个曾经在他看来贫穷的村子,已经成为几乎家家搞大棚种植的种植基地,人均年收入也几乎翻番。

  这样的结果让陈墨高兴,但他知道需要做的还很多,毕竟年均一万多元的村民收入水平跟很多富裕的村子相比还差距很大,所以他愿意在这里继续奋斗。

  “我想改变村里贫穷的状况”

  对于首都北京的农村来说,“贫穷”这个词似乎永远也与之挨不上边。可是2007年,走进王家场村的陈墨对于这个村子的感觉却是“贫穷”。

  王家场村位于三镇交界,没有什么工业企业,平时来的人也少,村民们大都靠种地和外出打工为生。陈墨来的时候,这个村子的人均年收入只有七八千元。

  “没想到北京的村子还有这么穷的。”这样的印象让他有些震惊。

  刚进村的陈墨没有什么事可干,对村里的情况也不熟悉。于是他开始挨家挨户进行调研,他想:也许村民会告诉我他们想要我做什么。

  调研的情况让他心情有些沉重。

  在一个村民家里,他看到一个典型的贫困家庭状况。这个村民家就几间破房子,连院子都没有,甚至“连孩子上大学的学费都交不起”,而这一家人仅靠一年种些作物来维持生计。

  另一位老人在他去调研时告诉他,因为儿子坐牢,自己没有其他收入,老人只能靠养牛为生。因为贫穷,没有多余的房子,老人每天都是和牛同居一院。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从养殖或者种植中去找点其他的收入,只是维持着传统的劳作方式。”了解的情况多了,陈墨觉得“靠天吃饭”也许是他们贫困的根源。

  有时他也会去田间地头,帮村民干点活儿。看着村民们个个“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从土里刨食,陈墨心里总觉得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他还曾亲眼看到因为“靠天吃饭”给村民们带来的打击。

  有一次下过冰雹后,陈墨骑自行车去村里,路边的瓜田里,全是被冰雹砸过的西瓜。在一块瓜地旁,他看到一个大婶正抱着被砸的西瓜痛哭。

  “村民辛辛苦苦种的瓜,一场冰雹就全没了。”看着村民们的“惨状”,陈墨希望能改变这种靠天吃饭的生存方式,“我想带着他们做点事,改变村里的贫穷状况。”

  给村民们做个样子

  毕业于北京农学院的陈墨对于农业并不陌生,他和同村另一名大学生村官决定用自己的专业带动村民改变原来的生产方式。

  经过比较,他们最终选择了自己比较熟悉的食用菌种植项目。项目确定后,陈墨便带领着村民四处考察、取经。

  项目确定了,“经”也取来了,村民们却不配合了,没有一个人主动拿出钱来跟着干。

  “你们俩别瞎干了,小心都赔了。”有的村民这样劝说陈墨。甚至有的村民背地里偷笑,互相议论,似乎就等着看笑话。

  “村民们比较现实,没看到眼前的利益,谁都不敢轻易投资。”陈墨理解村民的想法,他们宁愿赚得少一点,也不愿冒太大的风险去赌陈墨口中有些遥远的美好未来。

  但是想法已经定了,陈墨不愿意回头。于是,他和另一名大学生村官决定自己先干,“我们先做出个样子给他们看,让他们看到结果。”

  2008年,陈墨和同伴费很大劲凑足了15万元,成立了北京爱农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食用菌。

  村里承包给他们10亩地,其中有两个现成的种西瓜的大棚。他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把原来的西瓜秧全部处理掉。

  “那段时间,我们常常在棚里光着膀子拉秧子。”至今,陈墨似乎还能感受到棚里的温度。因为没有多余的钱再请人,所有的工作几乎都是他和同伴自己完成的。

  而对于创业路上的陈墨来说,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习惯了在实验室做实验的陈墨突然面对这样一个“战场”,似乎并不那么驾轻就熟。种植第一茬食用菌时,他就遇到了问题。

  尽管他和搭档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室外披着大衣一天24小时地烧菌棒,可是第一批蘑菇种出来的时候,仍然有30%的菌棒受了污染。

  陈墨似乎察觉到了破产的危险。“如果那30%完全放弃的话,我们的成本肯定就挣不回来,那下一茬买料的钱我们都没有了。”

  好在他所毕业的学校及时给他提供了技术支持,“被污染的菌棒在高温消毒以后还可以重复利用。”就这样,陈墨和同伴挽回了一些损失,渡过了第一个难关。

  陈墨说,自从走上这条路,其实难题一直没断。

  冬天刮风的时候,他和同伴怕棚布会被风掀开,冻死食用菌,常常会轮流熬夜看守。

  蘑菇种出来后,为了打开市场,他们常常要背着几十公斤重的蘑菇挤上公交车,到市里的蔬菜批发市场去推销。

  为了给超市供货,他们还要冒着被超市押资金的风险……

  这样的难关一个一个闯过去,陈墨的路开始顺了起来。

  合作社原本只有几个比较熟的村民加入,看到大棚种植有了收益,一些村民开始主动加入,甚至附近的村民也开始找上门来;大棚从最原始的塑料大棚,一步一步升级为寿光第五代温室大棚,这种用钢结构架起来的大棚再也不怕冰雹和雨雪的袭击;大棚也不再只种植食用菌、西瓜、蔬菜,一些村民见都没见过的品种也渐渐走进了大棚;合作社也不再愁销路,因为他们的产品好,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跟他们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种植基地还搞起了采摘,吸引了远近的市民前来……

  努力付出带来不断变化

  努力付出的结果是村里的改变,很多人记忆中那个“鸟不拉屎”的小村子每年都在发生着变化。

  “村里人都加入了合作社,村里40%多的耕地都搞起了大棚种植。”而在陈墨刚到村里时,这个数字还只是10%。最多的一家搞了7个大棚。

  陈墨看到,村民们都在朝着富裕的生活努力。

  那户孩子上大学都交不起学费的村民盖起了自己的大棚,加入了合作社,还翻盖了新房。那位儿子进监狱的老人也加入了合作社,有了固定的收入。

  2010年10月,陈墨和同伴又带领合作社建起育苗基地和蔬菜新品种示范基地,他还开办了田间学校,从市里、区里请来农技指导员,让更多村民掌握不同品种蔬菜的种植技术,也让村民们见都没见过的新品种能走进他们的大棚。

  陈墨还记得,刚开始请专家来村里进行技术指导时,并没有多少人感兴趣。可是看到技术指导的“成果”,村民开始兴奋了,不仅积极地去接受技术指导课,还总能学以致用。

  在过去的2011年,爱农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每亩地增收2000元~2500元,销售果蔬50万斤,人均年收入达到14000多元。

  对于这样的数字,陈墨并不满意。在他的设想中,他希望能建起这样一个产业链:有种植,有养殖,有物流,有旅游采摘,还有农家院。

  “这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景。”陈墨说,他愿意为了这样一个愿景而继续留在那里。

  推荐阅读:

  苏北大学生村官求解苏南用工荒

  万山特区为大学生“村官”成长铺路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临沂新农村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26532号-1
热线电话:13355078108;刘恒华13853966299 (手机)
Email:linhua5188@163.com   QQ:1145252165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商城路一号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专栏资料, 均为“临沂新农村网”(www.xinnong58 .com)版权所有。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网站地图